第24部分 (第2/4页)

人员,使远征军的训练计划进一步推迟。对此,史迪威大为不满。

9月16日,史迪威请示蒋介石立即补足第一批30个师所需兵员的人数,改善受训部队的营养膳食。史迪威指出,按照计划,美国要装备中国野战炮兵团19个,但中国军政部只提供了5个团的人员,还缺14个团,请求立即补满,并指派第二批受训的30个师的司令长官,以便于在12月1日正式开始训练。9月底,史迪威又拟定了整编中国全国军队的计划。他在向史汀生的报告中建议,美国应该明确向中国表示:中国如果不接受整编计划,将失去美国的援助。这样,中国必定会慎重考虑。史迪威急于利用租借物资训练中国军队,以便收复缅甸和在华中、华南进行反攻,企图利用租借物资作为交换条件的作法,引起蒋介石的反感,于是宋子文在华盛顿开始试探要求调回史迪威'注:梁敬淳:《史迪威事件》,商务印书馆第201~202页。'。而史迪威认为之所以受训部队不能按时到达,补充满员,主要原因在于蒋介石。他在笔记中写道,现在一切都明白了,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害怕这样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部队,万一落到他的竞争对手或其他派系的手里,威胁到他的权威和地位。其次,他相信陈纳德的空中战略。认为空军是决定性的力量,凭借陈纳德的空军就可以击败日本,因而不必为地面部队花费时间和物资。蒋介石多次坚持将驼峰航线物资首先满足陈纳德的需要就是证明。再次,那就是蒋介石确实相信他的军队训练有素,只要有合适的武器立刻就会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史迪威实在难以想象一个军人怎么会愚蠢到如此地步。

10月12日,陈诚在楚雄远征军司令部再次拟定作战计划,预定在美英盟军对缅甸发动攻势的同时,以远征军主力攻击腾冲、龙陵,进出八莫和九谷一线,然后攻击腊戍,12月完成作战准备,实施安纳吉姆战役计划。

开罗会议前夕,史迪威去拜会蒋介石,蒋介石答应调派5万军队作为补充力量,并且表示只要史迪威提供运送这些部队所需的汽油,他可以解决粮食问题,给养方面也可给予额外照顾。同时,蒋介石要求史迪威在开罗会议上替中国向与会代表通报中国的情况。11月13日,蒋介石接受了史迪威起草的准备在开罗会议拿出来的计划。计划中,中国准备分3批对90个师进行训练,每批30个师。第一批在1月1日前完成,随时准备开赴战场。第二批在通往印度的道路打通后重新装备,在1944年8月前交付使用。第三批在1945年1月前结束训练。中国保证按照盟国反攻缅甸的既定计划参加战斗,从利多和云南两路夹击,并以缅甸战斗为开端,发动攻势,夺取广东和香港地区,恢复海上交通。在开罗会议期间,罗斯福答应为90个师提供装备,蒋介石同意派出Y军,实施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部的缅甸战役计划。

到1943年年底,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的第2军、第6军、第71军、第20集团军的第53军、第54军已按每军3师的编制改编完毕,但兵员缺编仍达2万2千多人。除了经过整编的部队外,还有第5军、第8军、第13军、第18军、第73军、第74军、第94军派员参加了整训,获得了美式装备。

实行美式装备的部队,每军新成立一个榴弹炮营,配备10。5公分榴弹炮12门。每师成立一个山炮营,配备7。5公分山炮12门。每个步兵团成立一个战车防御炮连,配备战车防御炮4门。每个步兵营成立一个迫击炮排和火箭排,配备“八一”迫击炮2门和“伯楚克”式火箭筒2具。每个步兵连配备轻机枪9挺,“汤姆逊”式手提机枪18支,“六○”迫击炮6门,火焰放射器1个。每个军部和师部设完善的野战医院1所。从军师到营连都配有完整的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话两用机,其它还有工兵器材和运输工具等'注:宋希濂:《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与反攻》,《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61~67页。'。经过整训和接受美式装备的部队和原来的装备比较,轻重武器的配备趋于完善,火力大为加强。同时通讯、运输器材的完备,为指挥和协调作战提供了基本条件。特别是远征军在改编后的训练中加强了通讯和战车防御炮的操练,注重陆空协同和营以下部队的独立作战,山地及丛林复杂地形的作战训练,士气也非常旺盛,战斗力大大提高。在1944年5月开始大反攻中,远征军连克腾冲、龙陵、芒市、畹町,与驻印军正式会师于芒友,完全打通了中印公路,为打败日本,争取盟国的彻底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五章滇西远征军的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