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第2/4页)

急问吕布,是谁如此骁勇,竟然将吕布战败。吕布细说详情,由于事发突然,对方也没有通报姓名,自然也不知道这一路兵马,更不知道究竟是那一路诸侯的手下战将。

董卓问计李儒,李儒沉思片刻:“温候新败。身体有伤,一时半会不能再战。时下,军心受挫,全无战意。不若回兵洛阳。遣帝于长安。最近有童谣唱: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琢磨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应保无虞。”

董卓闻言大喜:“若不是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不到这点。迁都长安,派重兵将潼关一掐,看他们能奈我何?”

董卓星夜回洛阳,聚文武于朝堂,商议遣都之事。

“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尽。我看旺气在长安,所以,我准备奉驾西幸。你们赶紧准备一下吧。”

司徒杨彪站出来反对:“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明察。”

董卓大怒:“混账,你这是在阻碍国家大计呀!”

董卓话音未落,太尉黄婉站了出来:“杨司徒之言正确,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明智之举。”

董卓道:“关东贼起,天下乱起。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需月余。你们不要再胡言乱语!”

司徒荀爽劝道:“丞相若欲遣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大怒:“我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呀!”

董卓当即罢免杨彪、黄婉、荀爽为庶民。

散了廷议,董卓乘车出来,只见前面二人望车而辑,一看,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周毖说:“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言。”

董卓大怒:“我开始听从你们两个人的保荐,使用了袁绍。如今袁绍已反,你们都是同党!到了现在还想来欺骗我,不杀你们难解我心头之恨。左右给我推出去,把这两个逆贼斩了。”

董卓命令武士,推出二人都门斩首。逐下令遣都,限日启程。

李儒建言:“目前粮草缺乏,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资,必得巨万。”

董卓闻言大喜,当即派遣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百家,给他们头上插旗,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洛阳城外,尽取其家资。

世上有幸运的人,也有不幸运的人。

洛阳那些幸运的人,早早抛弃了洛阳的产业,或者不再留恋繁花似锦的都是,远赴幽州所谓的苦寒之地,直到今天他们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

那些不幸的人,也是直到今天才明白,自己是多么愚蠢。原来是有机会摆脱这一切的,机会从自己的指尖流逝了。

可是今天,一切都不可能改变了,也无力反抗,只能默默滴承受这一切不幸。

董卓要在洛阳人身上搜刮民财,军队的士兵们也借机发财,他们自然不会放过眼前难得的机会。一切反抗和挣扎都是徒劳的,带给他们的只有血腥和死亡。

一时间,洛阳陷入腥风血雨,无数人家大祸临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洛阳灰烬

董卓听信李儒的建议,当即派遣西凉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计数百家。给他们头上插旗,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尽其家资。李催、郭汜尽驱洛阳百姓,前赴长安,每隔百姓一队,中间加军队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计其数。

军士借机大肆为恶,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天动地。

更有甚者,董卓命令在洛阳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挖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其金宝。军士则乘势掘官民坟塚殆尽。

董卓装载金珠缎匹等珍贵物品数千余车,劫持天子并后妃等,竟往长安去了。身后,洛阳这座都城笼罩在一片大火之中……

这还真亏了洛阳许多人举家迁往幽州,否则,倒霉的人更多,损失也会更大。

现在,洛阳城那些倒霉的人,心里恐怕后悔死了。别人家都走了,为什么自己就死赖在洛阳不走呢?明明有机会改变着一切,却没有把握住。

可这世上就没有卖后悔药的,只能怨自己愚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