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又饮了数杯后,周瑜就告辞了。刘备、张飞挽留不住,就送出门去。

周瑜走后,关羽拔出剑对刘备怒道:“这厮太无礼!我去取他首级!以泄我心头之恨!”

刘备绷紧了脸伸手拦住道:“算了!周郎是曹操座上客,若妄杀周郎,哪里脱得了干系?忍一忍好了!”

关羽不再吭声,恨恨地将剑往鞘里一捅。

但刘备的心却未平静,一股恶气在胸中回荡着。刚才周瑜对他的轻视,让他怒火中烧。尽管表面上他仍不动声色,谈笑自若,内心里,他恨不得一剑砍了这个春风得意、从一见到他就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年轻人。莫非这个出身官宦之家的公子哥儿是嫌弃自已卖麻鞋的出身?想到这里,他禁不住一掌朝身边一棵梅树的一枝手腕粗的树枝上砍去,竟嗄喳一声将它从树干上砍折下来。张飞吓了一跳,张大嘴望着刘备道:“大哥!”。刘备意识到什么,醒过神来,看着张飞亲切地笑道:“哈哈!我只是试试雨后的树枝比平日的可更堪折断!”

“原来大哥也有如此神力!”张飞黑厚的脸上挂起憨厚的笑容。刘备也嘿嘿笑了几声。脸上的不易觉察的苍白之色渐渐褪去,内心里悄悄将那口恶气呼出。“忍!忍为上!成大事者,需得学会忍中取胜!”他内心里默默念叨着,微微闭上眼。跟着,换上亲切的兄长般的微笑,抚着关、张二人的肩道:“二弟、三弟,我们且去屋里歇歇去吧!”

翌日清晨,东方刚冒出鱼肚白。周瑜一行走出曹操士兵把守的许都南城门洞,径往南去。

蒋干与他骑马并排行在前面。在他们后面,两家的家僮护着三辆大马车。一辆马车中坐着周异。另外二辆马车上各装着两家的行李及丝帛金银家产。

出许都往南行,经豫州,折往东南,行了数日后,进入舒城县境。因所过之处多为曹操的地界,一路上也并未遇上盗贼和兵乱。渐进舒城县城了,城门里,涌出一队人马,掀起滚滚灰尘,迎面而来。

“不得了啦!有乱兵抢劫来了!”蒋干惊道。

“瑜儿?这是何故?一路行来安然无恙,到了家里,反出了事不成?”周异在马车里惊道。

周瑜赶紧道:“父亲休要惊慌!待我前去问话!”又要蒋干管束好众家僮,就纵马上前,拦在前面。

只一刻,那支人马奔近了,原是一队身着袁术军士装束的铁骑。领头一将,壮大孔武,相貌威严,似曾相识。正要问话,那将奔到周瑜面前,勒住马,问道:“来者可是周瑜周公瑾!”

周瑜沉着又威严地回答:“正是舒城周瑜!敢问来者何人?有何贵干?”

来将道:“周公子!久违了!某乃寿国大将军张勋!昔日在寿春曾与公子有一面之缘,不知公子可还记得?”

周瑜打量一下他,认出来了:此人正是当初受袁术之命领兵围困孙府的袁术大将张勋。

原来,袁术已于建安二年在寿春做了皇帝。国号“寿”,年号“仲氏”。取国号“寿”的理由是因他住在寿春。袁术称帝之心已久,此次称帝,源于民间流行的一个谶言:“代汉者,当涂高。”袁家乃是春秋时辕涛涂的后代,应了“涂”字,他自已又号“公路”,与“涂”相通,于是便以为天意令他称帝,就在当年称帝,虽下辖只有九江郡、庐江郡以及丹阳郡江北数县,但仍大兴土木,大封将士,将皇帝做得甚有滋味。张勋便被拜为大将军,统领全部军马。

周瑜见是张勋,冷笑道:“某只记得大汉后将军袁术部下的大将张勋,不知有寿国的大将军张勋!张将军是要迎候周瑜,还是拦截周瑜?”

张勋脸上泛起一缕羞愧,定了定神,客气道:“闻听公子接周大人回故里养老,张某奉我寿朝皇帝圣旨迎接周公子往朝中一行!”

“哦!周瑜何德何能竟能惊动皇帝陛下?又亲令大将军前来迎接?”周瑜问。

张勋犹豫了一下,欲说还休,最终咽了口唾沫,道:“公子!实不相瞒!皇上欲请公子在我朝做官,故令本将军在此接住公子!”

“若是本公子拒不前往呢?”周瑜凛然道。

张勋为难地看了看周瑜,劝道:“公子有所不知!张某奉皇上旨意领兵五千已在此已恭候多日!目下,已将府上团团围住,如若公子抗命,令尊、令堂难免会受滋扰!”

周瑜愣了。他身后的蒋干听见了,紧张道:“我乃是九江县之蒋干蒋子翼,曾在朝中为官,欲取道往九江去,可否?”

张勋道:“不可!依圣上旨意,其余所有人等均需暂留在周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