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2/4页)

有利时机,加大领导者做出判断的难度,使问题扩大化,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而领导者通过走到各个部门的办公室,甚至直接和最基层的员工接触,通过现场了解员工的工作程序或者工作环境,就可以配合情境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有利于领导者做出正确决策。在进入基层的时候,领导者也容易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

领导者常到基层走动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领导者下到基层容易使其了解更多的情况。如果只是在办公室听下属汇报,那么下属的报告内容便成为领导者了解情况的唯一渠道,下属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汇报问题,就容易使领导者出现决策的被动。

第二,领导者下到基层有利于加强领导者和下属员工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领导者所得到的信息准确度就会大为提高,而他根据这些资料所做出正确判断的几率也就随之提高。

第三,领导者下到基层有利于领导者和下属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领导者经常下到基层,和第一线的员工们直接沟通,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以及意见,这样不只会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掉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各种误解,还能使领导者和下属之间互相信赖,有益于提高团队凝聚力。

第四,领导者下到基层可以有效监督下属的工作。领导者下到基层,可以在检验个人决策成果的同时,还能了解到员工的工作状态,从而督促下属们以更高的热情来对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工作成果。

当然,领导者下到基层也容易引起以下问题的出现:

第一,领导者的突然降临可能会打乱下属的工作安排,干扰下属员工的正常工作,降低下属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二,领导者下基层可能会导致出现越级指挥的情况。领导者下到基层往往会在和下属员工进行沟通时收到一些越级的汇报,也很有可能会临时做出一些决策,这样就会导致越级指挥的现象发生,领导者这样的临时决策往往会影响到基层管理者自主决策的实施。

第三,由于领导者下到基层的时间过于短暂,再加上有些下属往往会在得知领导者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对员工做些部署,使得领导者从表面上难以得到有效信息,容易被下属做出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使得到基层的原本目的难以达成,甚至会因表象而做出错误决策,影响企业的发展。

第四,由于领导者下基层的管理方式过于抽象,而且也没有具体工作标准和有效考核方式,因此,领导者很有可能会将下基层视为一种形式,只是以走过场的方式到基层走动一下,失去了下基层的真正意义,也浪费了领导者和下属的时间。

领导者下基层应该有效发挥积极意义,尽量避免出现影响员工工作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领导者要多问问题,少做表态。这样就能够通过问询、下属员工的回答以及肢体语言来收集可靠的信息,为自己做决策提供参考的依据。另外,领导者如果少做表态,就容易避免受到表面现象迷惑而做出的错误决策,减少越级指挥现象的出现,能够不影响下属管理层的自主决策权。

第二,领导者在下基层时应及时检查下属员工的执行力,从而确保企业任务真正得到了落实,这样,才能在下次做决策时根据员工的执行力来做出较为准确的部署。

第三,领导者在下基层时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如果领导者像走过场一样来去匆匆,那么,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以及工作困境,这样领导者下基层的预期效果也就无法实现。

第四,领导者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责成下属部门,否则,在发现问题后不闻不问,或者只是简单地下命令,而不监督执行情况,那么,发现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扩大化的情况,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五,领导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如果领导者到各个部门后只是注重和下属之间的简单沟通,那么这种领导者只是延续了在办公室听报告的风格,这种到基层的方式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一个善于走入基层的领导者,在到各个办公室走动的过程中,就一定会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敏锐地观察,及时通过观察来确定信息的真伪,从而得到最为准确可靠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准确、更有利于员工和企业发展的决策。在这个时候,领导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领导者给下属造成接受视察的感觉,那么下属的防备心理会使其谨慎行事,可能会暂时避免了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得领导者难以从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