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页)

少人提高了能力、得到了晋升。其中,很多领导都会用员工的表现来评估自己的能力,他们对员工施加很大的压力,借这种强制性手段想让员工完成任务。其实,领导者在管理团队时,不应关注自己是否控制了员工,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带好员工,并关注员工怎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

目前,很多团队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没有积极性、人员流动、效率低下等。领导者都试图用严格的制度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但是却很难达到效果。其实,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管理制度出现问题,而是领导者缺乏带领团队的能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需要头来带。”这句话就体现了领导者在团队中的主要责任。如果这个头不知道如何带领团队,那么后面的团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成功的领导者,并不是专业出身,但是他们为何能够将企业管理的那么好?虽然他们自身不完美,没有高水平的技能,但是他们懂得带团队,就好比家庭主妇没有学过专业的管理知识,但是她们都能把家庭治理得有条有理一样。从这里人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并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具有各种各样能力的人,而是需要一个能构建优秀团队的人。也就是说,几个互不相干的完美的人比不上由几个普通人所组成的一个优秀的团队。企业的领导者不应该是一个单打独斗的英雄人物,而应该是一个能够从团队所有成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发挥团队共同作用的带头人。

北大教授王选曾经说过,团队精神的基础就是要善于看到他人之长。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多思考一下如何教育团队成员,如何激发团队成员,如何利用每一位成员的才能,如何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对一个企业来说,拥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比拥有一个知识渊博的领导人要重要的多。那么,如何实践这样的思路,打造一个完美的团队呢?

第一,领导要合理分配角色任务,将各成员的能力互补。英国“团队角色理论之父”贝尔宾博士表示,团队结构中角色的优点与缺点一定要是互补的,任何一种角色的欠缺都会影响团队力量的发挥,就如一个篮球队只有前锋,没有后卫会让比赛失利一样。

第二,领导者用人所长,容人之短。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每个角色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用人所长是被大家广泛应用的,而容人之短却是很多领导者难以做到的事情,这需要领导者具有一定的修养与气度。当然,容人之短也要有一定的技巧,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把握好底线。通用电器前CEO杰克·韦尔奇将业绩优秀,但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不一致员工划为“害群之马”,而华为公司也表示“不迁就有功的员工”,这说明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用才方面都有自己的底线。

第三,尊重员工差异,实现互补。任何一个团队都存在着分工,自然也就存在差异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每位成员都想成为重要的角色,导致权力的集中,不能有效地发挥团队的作用。所以,领导者在团队管理中,要注重每一个角色的发展,保证团队角色之间的互补效果。

第四,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弹性。使一个人在团队中能够实现多种角色,这样富有弹性的角色会增强团队的竞争能力。另外,团队处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团队所面对的挑战不断发生变化,角色本身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领导者要积极调整成员之间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实现在关键时刻互相补位,使团队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卓越的领导者不一定是一位能力超强的人,更不是整天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的人,他们会结合现阶段的行业趋势,构建一个具有市场力的优秀团队。贝尔宾博士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企业员工众多,虽然不一定能保证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特长。作为领导者,要学会将所有员工的才能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势不可挡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这样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占据一定的优势。

5。团队要求同存异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认为,任何团队之间都应该求同存异。事实也是如此,团队成员思想五花八门,即使团队成员在同一件事情上达成共识,也只是暂时的。如果团队中所有成员的思想都保持一致,那么这个团队肯定是一个无效的团队。所以团队要注重资源互补,杜绝资源重叠,只有所有资源互补的时候,才是成本最低的时候,否则即使完成了目标,由于成本过高,也不会产生任何效益。

团队应该像一辆完整的车,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相当于车的各个部件,部件只有放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