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 (第2/4页)

纸箱进来,听见老妈叫蓝和也愣住了。跟着进来的汤仁明看见这一幕,脸上闪过一道自矜的微笑,转身抓来两瓶矿泉水丢给杨帆和蓝和说:“喝点水,家里太窄,有话下去说吧。”

蓝和朝其他人客气的笑了笑,回头发现杨帆和汤仁明已经出去了。想了一想,蓝和没有跟下去,而是笑着说:“嫂子,家里还好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开口。”

杨帆和汤仁明到了楼下,喝口水摸出烟来丢给汤仁明一颗,点上后蹲在单元门口边,显得很没形象的样子,笑眯眯的看着汤仁明。

“这几年橡胶价格节节攀升,随便谁来搞红星厂,结果都不会太差。我快五十的人了,干不动了。”汤仁明微微叹息一声,点上烟蹲在杨帆的对面。两人这个样子,就像田头的两个农民在闲聊一般。

“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但是如何经营一个橡胶厂我不懂。我只知道,随便找一个人去做,红星厂是不可能做大做强,做成全省数一数二的企业。”杨帆不紧不慢的回答,目光渐渐的变得郑重起来,语气也随之凝重的说:“我看过一些资料,当年你在红星厂主持工作的时候,曾经提出过一个五年计划,五年把红星厂打造成一个上市企业。我郑重的问一句,假如再给你五年时间,你能完成这个目标么?”

汤仁明面露痛苦之色,沉重的叹息了一声说:“不行,因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如果你认真的研究过全省的橡胶产业,你就会发现一个很严峻的现象,全省近二十家橡胶厂,国营企业就剩红星厂一家了。”

杨帆在红星厂的事情后,调阅过一些材料,汤仁明说的确实是事实。

“你还有的话没有说吧?”杨帆微微一笑,站起来慢慢活动一下脚说:“汤仁明同志,我认为你还是想干一番事业的。当年你的计划书里面,有一项内容是关于橡胶产业环保问题。难道在这个问题上,你没有什么想说的?”

听到这句的汤仁明顿时眼前一亮,嗖的站起来瞪圆了双眼,看着杨帆好一会才说:“杨书记,我当年提交的发展报告,您认真读过?”

杨帆笑着微微点头说:“几年前你看到的问题和错误,现在还在继续。时不我待,要抓紧时间啊。不然,我们真的就成为海滨市的千古罪人了。”

“红星厂现在的情况如何?”汤仁明渐渐的冷静下来,杨帆却看见他夹着烟的手在微微的发抖。

“现在市委还在调查问题中,政府方面的意思要尽快恢复生产。”

“不行,红星厂现在需要的是停产整顿,然后进行设备更新。红星厂的设备都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产的,全省橡胶企业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留给后代一个破败的环境。”汤仁明急得额头上青筋都出现了,不自觉的紧紧抓住杨帆的手。

“很好,你已经进入状态了。现在就这个问题,我们来好好商量一下。”说着杨帆微微一笑,递给汤仁明一颗烟说:“你先给我分析一下海滨市橡胶产业的状况。”

汤仁明点上烟狠狠的抽了两口,一番思索后语气沉重的说:“海滨市的橡胶产业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销路问题。根据我当年的调查,包括红星厂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存在一个污染严重的问题。所以,我在提交给市政府的报告上强调了这个问题,在市政府召开的橡胶产业工作会议上,跟当时的马市长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当时我的意见是限令所有橡胶厂进行技术改造,达不到环保的要求不发生产许可证。那次会议半个月后,我就调市工业局去了。”

这个时候蓝和下楼来,发现两人正在谈话,站在一边笑着等。杨帆看见蓝和就说:“蓝和同志,明天一早你到环保局去,让他们组成一个检查组下去,你亲自带队,所有橡胶厂只要排放不达标,一律停产整顿。我不管什么地方保护主义,哪个地方的官员阳奉阴违,我就撤他的职。”

蓝和愣了一下,微微显得有点犹豫的问:“那红星厂的问题呢?”

杨帆转头笑着问汤仁明说:“汤仁明同志,你看呢?”

汤仁明思考了一番,猛地盯着杨帆问:“杨书记,您能给我多大的权限?”

“工业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红星厂长,红星厂的问题全部你说了算。资金方面,市政府补贴一部分,银行贷款一部分。不过我先说好,市政府的补贴这是最后一次,数额也不会太大,最多不超过五百万。本来考虑让你担任局长的,那样担心你会陷入了局里的事务之中。”杨帆回答得非常干脆,汤仁明的眼睛里已经闪动着泪花。

“好,我干!明天我就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