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冯岭南三人过来。马周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冯岭南:你个算命的,为什么见了我们就跑?

马周:大人,我说实话,都是我这古镜出的怪。我这古镜,对人一照,他曾干过的事就会显现。

冯岭南:别装神弄鬼的,你看到什么了?

马周:你们三个人,拿着刀,追一个人。那人受了伤,说:告诉你们都督,上天也会惩罚他的。你们三人一阵乱砍,杀了他。

冯岭南等先是愣住,都疑惑地看着古镜。冯岭南忽然狂笑:臭算命的,那天我们杀姓林的,你肯定在附近看到了。想在老子头上敲诈啊。好好。冯岭南抽出刀。

这时,周围房门顿开,一队队军士拥出。

冯岭南呆了。

最后出来的是魏征。他缓慢地步出,双手背后:广州朝集使冯岭南,想在长安杀人灭口啊。

两仪殿内,魏征对李世民说道:党仁弘为恶广州岭南非止一日,强行买卖,进口船遭受盘剥是常见的,否则不给办理相关手续。亲信横行地方,买官卖官都有暗中价格。岭南多年不出进士,是因为这个名额也在党仁弘的控制之中,而他同样要出得起价钱的人才可以被选派。现在查实,他并没有杀人,他的手下冯岭南杀人却是事实。

李世民:党仁弘要干什么?带他上殿!

党仁弘被两名侍卫押上殿,明显苍老了很多,他不敢与李世民目光对视,低下头痛哭起来。

李世民:你好让我伤心啊。

党仁弘:陛下,我知错了。

李世民:从太原起义开始,我们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不就是因为朝廷不像朝廷,百姓不像百姓吗。现在你的所作所为,与暴隋有什么区别?

党仁弘:臣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想的是九死一生活下来,就应该好好享受,看着朝廷的俸禄不够用,就……

李世民低下头,用手托着额头:把他带下去。

长孙无忌:传言的内容属实,可见此事不是故意要攻击朝廷。我们倒是可以利用它。

李世民:怎么利用?

长孙无忌:现在削减封王的阻力很大。还没有宣布就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党仁弘曾是秦王府的将军,这时候拿他开刀最为合适。杀一儆百,让天下知道陛下治国不徇私情,借着这个堵住那些封王和武德朝老臣的嘴。将来处理到他们头上,也让他们无话可说。

李世民转向房玄龄:你以为呢?

房玄龄:我也以为应当将党仁弘处死。

李世民又转向杜如晦:你呢?

杜如晦:杀!

魏征:我不管杀不杀党仁弘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按照国法,党仁弘已经是死罪。

李世民仰天长叹,对众臣说道:我看了你们的奏章。虽然分歧依然存在,但至于绞刑还是大辟以及赐死,虽然有所不同,毕竟已经很接近。党仁弘案件让朕寝食不安。党仁弘是国家的功臣,但是他竟然如此不顾国法,为所欲为,作为朝廷的命官,祸害百姓,死有余辜。现在,众多大臣也认为他罪当一死,所议至当。魏征常跟我说,天子更应当去私立公。可是,对于党仁弘,朕现在却是满脑子私情。党仁弘一家,为了江山社稷,有两个儿子死在战场。他大儿子死于薛举之战。我们中了埋伏,薛举的排箭第一个穿透党仁弘的大儿子。满身的箭杆,竟有十几枝。党仁弘趴在儿子的尸体上,用舌头舔干儿子脸上的血。转身上马,又去冲杀。武德五年,洛阳城下,我们与王世充拼杀,党仁弘抱着受伤的儿子来到朕的面前,胸部被长矛刺穿,奄奄一息。我接过他,党仁弘依然没有说话,继续冲杀。老二在我怀里,声音断断续续地说:不能尽孝了,要我照顾他父亲。人之将死,我如何不答应。他就死在朕的怀里啊。两个孩子,为了大唐的江山死了,如今,为了大唐的法律,父亲也要死了。我李世民,战场上杀人无数,可是对于党仁弘,我真是不忍啊。我在这里求求你们,就饶党仁弘一死吧。作为皇帝,我不能下跪,但求你们饶他一死吧。好,我是天子,我不能跪求大臣,我总可以跪求上天吧。他走出大殿,来到门外,跪下去。

李世民:上天啊,请留下党仁弘一条性命吧。他满脸是泪水。

殿内,群臣齐刷刷跪倒,多人满脸泪水。

房玄龄:陛下,这天下都是您一人的,为什么要如此自苦啊。

李世民长出了口气:传旨!流放党仁弘三千里!

两仪殿内,李世民在看奏折:淮安王反对削减封王,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