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卖报的人。看看这些新闻报道的标题吧:《独臂女杀夫泄私愤、野鸳鸯命丧圣诞夜》、《裁缝铺血案》、《一个管道疏通工移情别恋的哀歌》、《恨海情天不归路》、《圣诞夜鬼影》等等。《寒市晚报》甚至辟出专栏,做这个事件的追踪报道,执笔者就是遗梦。他的第一篇报道回顾的是事件的起因;第二篇采写的是王卷毛的丈夫,这个失去不贞妻子的农民竟然号啕大哭,说一个女人长了那么一身好肉,说摸不着就摸不着了,他心里疼得慌;第三篇报道的是曼苏里陈青家人对此事的反应,陈黄终日哭哭啼啼,蒋八两声称不能娶一个杀人犯的女儿,欲退婚。陈白担忧的是此事会影响他毕业后找工作。张红倒是处变不惊,她联合了一百多人,联名给法院写呼吁信,说陈大柱和王卷毛是一对奸夫*,陈师母逆来顺受了多年,此举实在是被逼无奈,请求法院对陈师母能从轻发落。陈墨呢,这个愚痴的家伙照样一天不落地当着投递员,家中发生的事情似乎就像每天从他手中分发出去的信件一样,无关紧要。陈家子女中,陈青是唯一没有被访的,不是遗梦放过了她,而是出事之后,她关闭了手机和家中电话,连单位也不去了。遗梦的第四篇报道是对陈师母的访问,她在那个夜晚出手利索地连杀两人后,提着凶器,徒步到公安局自首去了。据值班民警回忆,这个穿一套灰蓝棉服的消瘦而憔悴的老人走进公安局后,一直在打哆嗦。警察问她话,她一句不说,只是“当啷——”一声把血淋淋的刀扔在地上,抓过桌子上的询问笔录和一支笔,写下了以下的话:我杀了那个用两条胳膊搂抱我男人的女人和非要搂两条胳膊的我的男人,你们去炉具厂的针线王裁缝铺子验尸去吧!警察问她话,她一概不说,所以先前还以为她是个哑巴。她不仅对待警察的询问表示沉默,对记者的采访也不置一词,所以遗梦对她的采访,只能是浮光掠影。

陈家的凶杀案,使马每文又回到家中。他把床头柜上的旅行票据全都收进抽屉,肩负起了每天做晚餐的重任。可无论饭菜怎么诱人,他们都毫无食欲。马每文频繁与他司法界的朋友通电话,还携带着贵重礼品低声下气地上门拜访、求情,想让陈师母的罪责能减轻一些。公安局的一个人对马每文人说,陈师母用一只手连杀两人,且都是一刀致命,实在令人惊叹。从她下刀位置的准确性和利落性来看,就连职业杀手也会为之叹服,好像演练了成百上千次似的。陈青对马每文说,一定是宰羊人教她的!她经常去看人杀羊,当然知道怎么下手了!陈青把她在曼苏里看到的宰羊的情景诉说给丈夫,她在讲到羊绝命前哀怜的叫声时泪如雨下。马每文把她抱到怀中,满怀怜爱地抚摩着她的头发,轻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安慰一个受到惊吓的孩子似的,这是他们分居后他第一次对她做出亲昵的举动。

//vip。book。sina。/help/djzhx。html

第三地晚餐(28)

三天后,马每文带回了一份当天的《寒市早报》,社会新闻版用醒目标题做了一个陈师母杀人案的报道,主标题是:凶杀案背后;副标题是:迷途的羔羊。作者是张灵,她亲赴三一屯采访那个常来曼苏里的宰羊人。原来那是一个曾坐了七年冤狱的人!十年前,他外出买马,回来后发现老婆失踪了,就去派出所报案。几天后,一个打鱼人在一个河汊子发现了他老婆的尸体。尸体的颈部、乳房等处伤痕累累,好像死前经历了性侵犯。因为那男人说不出老婆失踪的具体时间,他外出又有重大的作案嫌疑,所以被带到公安局接受讯问。那时已是深秋,快近年底了,审讯他的人想尽快拿下案子,以完成每年下达的破案指标。他们不允许他休息,昼夜连番审讯他,连续四天没有合眼的他终于抵挡不住了,说,就算我杀了她吧,让我好生睡一觉吧。于是,他因故意杀人罪而被判了个死缓。他想反正心爱的老婆不在了,他无论怎么活,跟死也没什么分别,就在狱中捱日子吧,所以也就没有提出上诉。谁知三年前,完全是个偶然,有个流窜犯罪的流氓盗窃团伙的主犯落网了,他不无炫耀地交代他曾经*过多少人,抢到了多少财物,凡是对那些不从他奸淫的女人,一律将其杀害。他带着钦佩之情特别提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就是正在服刑的男人的老婆。罪犯说,那女人力气蛮大,他要*她的时候,她和他撕打起来,奋力挣脱了。他追赶她,她奔向河边,对他喊道:俺的身子是俺男人的,俺就是死了,你也别想沾!说完,“咕咚——”一声跳进河里。那时正是阴雨绵绵的秋季,河水滔滔,她在里面扑通了几下,很快就被激流卷走了。罪犯说,就是在那个瞬间,他有了“收手”的想法,觉得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