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部分 (第2/4页)

以说是绝无仅有。

这一番谈话,虽然耗费不少心力,但对他而言,最终的感觉,却和在战阵上小胜一场差不多。

算不得多欢畅淋漓,但心情却是大好。

实际上,到了这会儿,他这个钦差的任务做的也就差不多了,接下来只要盯紧了张培贤,各处消息灵通一些,他大可以稳坐于洛阳,等有了结果,就可以回京了。

河洛巡访使,听这个名字其实也就能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想要赵石在河洛四处走走,做什么不打紧,只要将所见所闻传回京师也就罢了。

这里面的意思很深,赵石已经能够自己琢磨出一二来了。

不想赵石过多的插手河洛军中诸事,也就是不想赵石打河洛兵权的主意,或者也可以这么看,是在向赵石透露不会让他领兵河洛的意思。

而观望河洛风色,也是皇帝陛下还有着替换张培贤这个领兵大帅的念头。

至于皇帝陛下为何如此执着,张培贤又是那些地方让他不满,赵石也能猜测一二。

一来,可能是皇帝陛下对他这个晋国公言听计从不假,但怎么说呢,皇帝毕竟是皇帝,尤其是成武皇帝,主意很正,加上皇权使然,必然不会对任何人真的言听计从。

既然听了赵石的,没有立马夺了张培贤河洛兵权,但这一次,便换了个委婉些的做法,让赵石自己提出此议。

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赵石理不理会,全在他自己,皇帝陛下断不会再说什么……

第二个原因,恐怕就是在长安之变时留下的首尾了,皇帝陛下那会儿的宽容,是做给朝臣们看的,而今要算后账了。

实际上,李圃等人如今的遭遇,追究下来,怕也是种因于多年之前。(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xiaoshuo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黄四

PS:看《将血》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xiaoshuo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黄四背着柴禾,蹒跚行于路上,远处,新安县城已经在望,黄四不由紧了紧背绳,加快了些脚步。

四月间,新安这里已经算是来到了初夏,天气暖洋洋的,雨水也渐渐丰沛了起来。

汗水顺着黄四古铜色的肌肤流淌,但双手都没闲着的黄四顾不得擦抹,只埋头赶路。

黄四是个樵夫,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破游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做全家明日谋,这就是樵夫。

没有田产或者田产不足为生的人便以上山打柴度日,社会最底层的活计之一。

黄四家住新安西北射雁坡下的黄家村,相传因黄帝曾在此驻兵,并在这里射下过一只白雁,所以便有了射雁坡和黄家村。

这种民间传说,已经无从考据,而且,人家黄帝可是姓公孙,也只有黄家村的人自认为黄帝嫡传后裔罢了。

不过,新安这地方很古老,各种传说都有,不独黄家村一个,洛水上还曾出过八卦图呢,你管人家黄帝是不是曾在黄家村留过根苗?

由此,也可见这里历史沉淀之深了。

但不管怎么说,你是黄帝后裔也好,是炎帝子孙也罢,现在这日子过的可着实艰难。

对于正值壮年的黄四来说,日子过的苦些没什么。还要庆幸一下。自己身处新安治下……

因为这里地近洛阳。去年乱起来的时候,没遭多少兵祸。

要知道,去年西边,南边的那些地方,闹的可真凶,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他这里还能拼着一把子力气。保全家饱暖,已经可以说老天爷待他不薄了。

不过,村子里有几户人家,现在也是栖栖遑遑。

这几户人家,都都算跟黄四家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算是亲戚,家中无一例外,都有着几个血气方刚的壮小伙儿。

听了那些传过来的谣言,就悄悄打点行装,投军去了。自然不会去投秦军,而是如今官府口中的乱匪。而如今也不见踪影,官府的安民告示也发下多时,看来啊,也都凶多吉少了……

可怜那几户人家,没了劳力不说,剩下些孤儿寡妇,老老少少的,整日里以泪洗面,还要担心官府追究,这日子还怎么过的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