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部分 (第2/4页)

宫内的贵人们心思变的快,说不定这口气出不来,就要留下怨恨,当年宣武皇帝年间,史官刘涛,温文俊雅,不让潘宋,深得皇帝喜爱,皇妃胡氏为讨陛下欢心,欲以侄女相配。”

“奈何刘涛不欲得攀附之名,百般推诿,乃罢,多年之后,刘涛晋同门下平章事,胡氏也为后宫之主,当时,大军伐夏,一败涂地,皇帝陛下下罪己诏,本不欲牵罪于臣下,但胡氏娘娘送到刘涛府上一句话,社稷板荡,君王蒙羞,何为耻乎?”

“翌日,刘涛上书请罪辞官,不久,病故于府中,实际上,据……说,刘涛乃自尽而亡……一桩婚姻,在多年之后,害了重臣性命,夫君听了这个,可还觉着,此事无足轻重?”

赵石笑了笑,这个例子并不算恰当,内情也一定不像种七娘说的那么简单,只是在这件事里面,却是将内宫妇人的歹毒之处,说的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警醒。

“这位胡氏娘娘,到是令人好生钦佩。”

种七娘万万没想到,说了这半天,从丈夫嘴里却冒出这么一句来。

不由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的推了丈夫一把,“莫要说笑,妾身觉着,此等与我无损,与人无忧之事,犯不上跟那位娘娘一直较劲儿,夫君大人说是不是?”

赵石摸了摸下巴,他明白妻子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虽说道理是这个道理,却总感觉有些别扭之处。

不是他侨情,他这官越做越大,反而连婚姻之事,也要听人指手画脚了不成?

不过,他这人向来果断,与我无损,与人无忧这句话确实也打动了他,遂点头道:“你看着办吧,别弄的太张扬。”

这个说客当的很成功,但种七娘还真高兴不起来,见丈夫答应的痛快,这会儿反而冒起了酸水。

“本就是夫君之事,怎么就妾身看着办了?”

“成成,你是贤妻良母,咱是好色之徒,总成了吧?”

种七娘噗嗤一声就被逗笑了,“夫君哄人的本事可越来越好了,怨不得出去一趟,就勾回一位大才女回来。”

不过到了这会儿,赵石已经失去了谈论这些的兴趣。

妻妾众多,是个男人都会觉着艳福不浅,但真到这个时候,其实也就没普通人想的那么愉快了。

见到一个爱一个,还都弄的一往情深的情圣,世间没几个,和赵石更是不沾一点边儿。

不过,作为一个有家室的男人,他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心里不管怎么不痛快,都不会牵罪于妻妾。

“行了,晚上我去趟公主府,明日一早,你这里准备一下,跟我一起回城,你呀,再这么下去,儿子长大了,不定跟谁亲呢。”

种七娘多聪明的人,立时察觉出丈夫对这事真的不很上心,甚至可以说充满了反感,心里偎贴,柔情大起,也不计较今晚丈夫要去公主府安歇的事情,顺势腻在丈夫身上。

嘴里还在嘟囔,“夫君现在可就这么一个嫡子,不管那小畜生跟谁亲近,也还不是夫君的骨血?妾身这里,等着母以子荣的那一天呢。”

夫妻两个在屋中吃喝谈笑,隔着不远的一间营房之内,丝毫不知道自家的终身大事已经就此定下的任红缨,正抱着个海碗,吃的香甜……(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宫闱

承庆宫坐落于皇宫北侧,当年太极宫旧址之上,是大秦皇宫内辉煌宏阔的建筑群之一,也是大秦主要的后妃居处,皇后以及皇帝陛下宠爱的嫔妃,大多居住于此。

当然,如今的规模和唐时太极宫极盛之时,还有有着不小的差距。

其中,东宫又占去了一半,皇后和太子各执半边,中有高墙阻隔,看似一体,实则将承庆宫分作了两处,中间把守森严,等闲难得逾越。

每逢初一十五,承庆宫多数都会热闹一番。

外面是大朝会,承庆宫这里,太子会在东宫接见诸东宫臣僚,承庆殿这里,宫中有头有脸的嫔妃,会来到此处给皇后娘娘请安问好。

当然,不论内外,这等彰显皇家威严的繁文缛节,在大秦历代君王眼中,并不算太重要。

这里的原因很多,最重要还是因为大秦并没有定鼎天下,所以自觉不自觉的,大秦帝王们便要收敛许多。

于是,看上去皇宫的主人们看的就很开,外间的大朝会和平日没多少区别,远没有唐时那么繁琐。

而承庆宫这里,多数要看皇后娘娘以及太子殿下的心情,这么多年下来,也没形成惯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