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部分 (第2/4页)

熊,偏偏这位左右逡巡,目光灵动闪烁,无一丝呆滞笨拙之感。

“大人,追了这么多天了,还能不能追上啊。”

“他娘的,你问老子,老子哪儿知道?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叫什么大人,心都长哪儿去了?”

“大人,以后这辽东地界。都是咱们的天下了。叫声大人。也没什么大不了,您说是不是?”

“这到是……不说这个,咱知道大伙儿辛苦,但大伙儿都忍着点,追上这人,拿回去,不论死活,都是大功一件。胡大人指定了要这个人,被咱们这些人缀上了,是咱们的运气,放心,他孤身一人,就算有通天的本事,只要让咱们见到了人影,这事也就成了。”

“回去之后,我给大伙儿请功……嗯,这方圆数里之内。就这么一个村子了,那人朝着这个方向走的。肯定没错,不定就得落脚在这里,大伙儿惊醒些,听说那人剑术也算了得,别轻忽大意,功劳没立呢,先就伤了自己。”

“辛苦点到没什么,只是这人走的方向,可是要去西边儿,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要自投罗网不成?”

大汉闷哼了一声,“信不过老子这双眼珠子?咱这追踪的眼力,别说一个大活人,便是一只狼崽子,只要被咱发现了踪迹,也逃不脱去。”

“那是那是,谁不知道您是国武监出来的,还能错得了?”

大汉摆手,迈步进村,不过刚到村头,就停住了脚步,蹲下身子,目中寒光闪闪,四处逡巡。

他手下的人,虽然被这风雪弄的很的疲惫,话也多了些,但见了大汉模样,却立即四散开来,身形矫健而又彪悍,显然都受到过非常严格的训练。

半晌,大汉一把撕下蒙面的布巾,脸上扑簌簌落下许多霜花,却是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庞。

鼻子抽动了几下,大汉直起身子,大步前行,一路走来,径直来到那间宅子之前,绕着宅子走了半圈,在道人翻墙而过的地方停了下来。

在墙头上瞄了瞄,喜色一闪而逝,立即低声吩咐,“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那人八成就在这里了,都给我小心些,留三个人在外面盯着,其他人都跟我进去,拿人了……”

宅子不大,四间屋子,院子很宽敞,但却一目了然,屋子里面,还隐约传出说话的声音,看上去没有一点异常。

院门悄无声息的打开,十几个手持利刃的汉子,鱼贯而入。

很快,惊呼声,惨叫声,兵刃撞击声,便传了出来。

但村子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动静,一如既往的安静,只是躲在屋中的人们,将恐惧的气味儿散发了出来,并很快充斥于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争斗平息的很快,死了两个,伤了三个,蒙古国师,在人多势众,训练有素的秦人密谍面前,并没有上演什么奇迹。

他不是痴于武道的方火羽,更非什么神仙中人。

当他身中两箭,被人一刀斩下一条胳膊之后,也如常人般,痛苦不堪,惨叫连连,稍微值得称道的则是,他对死亡的来临,已经做好了准备。

并在最终的时候,用被斩断的断剑,刺入了自己的胸膛,结束了他这波折起伏的一生。

他这样的人,其实不用赘述什么,正史之上,也不会留下他的姓名,也许,蒙古人若能立国长久一些,并有自己的历史记载,那么,到是可以为他扬名于后世,说不定,还是些美名。

但蒙古人经过短暂的兴盛时期,便很快覆灭于辽东,那么,蒙古人的一切,其实都不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太多的痕迹了。

便像北方草原上很多部族一样,最终,也许只会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名字,其他的再无人记得了。

像这样的争斗,在辽东,河北甚至于河东,河中,进行了数载,实际上,可以视之为统一战争的余波,无关大势。

春暖花开的辽东大地,迎来了新的主人。

草原诸部兵马,纷纷散去,不过,在大将军赵石军令之下,木华黎率两万草原骑兵留了下来。

加上秦军骑军,开始对辽东蒙古诸部余孽进行清剿。

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灭族之战,没有哪个蒙古人会在高高举起的,犹自散发着血腥味的刀枪之下,有生存的可能,只要被找到,便只能有一个下场。

对于东部山林中的野人部落,之后身居辽东宣抚使的大将军张锋聚,派兵进行了长达八载的清洗。

直到张锋聚卸任,新的辽东宣抚使上任,辽东蛮族部落,几乎被扫荡一空。

不管这是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