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2/4页)

子落地,上面下来一人,四十多岁年纪,面容清肖,身形挺拔,官衣更是整理地一丝不芶,老远便看见了李玄谨一行人,但这人却也并不急急上前见礼,而是不疾不徐,缓步来到十余米处,这才行礼道:“下官给景王殿下见礼了。”声音清朗,不高不低,见礼时更是依足了朝廷礼节,让人找不出一星半点的毛病来。

李玄谨周围的护卫立即下马地下马,散开的散开,眼前这个从三品大员的一礼,拜的是李玄谨,他们可是不敢受的。

李玄谨眼睛眯缝了起来,心思电转,眼前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礼部尚书曾闻远的长子,以前不过是个四品下地礼部掌库使罢了,如今一跃而成几乎掌握大秦一半儿财权地三司使,从三品地重臣,这曾家父子在他心里已经成了道貌岸然的代名词了。

李玄谨心中冷笑,但还是犹豫了一下,却并没下马,就这样高踞马上,嘴角一翘,看上去说不出地倨傲,嘴里却道:“啊,原来是曾大人啊,如果本王没有记错的话,曾大人应该是高升了的,怎的行色还是这般简陋?”

曾度直起身子,眼睛直视马上的李玄谨,眉头微不可见的

,却还是恭敬答道:“劳殿下挂念了,臣愧不敢当,此,臣不敢违了祖训而肆意张扬。”

李玄谨却是嗤笑了一声,笑容中带着嘲讽,“曾大人的家训果真如此?本王怎么听说曾大人在大排宴宴,长安八友便到了四个,还叫了几个名妓到家里歌舞助兴,嗯,三哥他们好像也派人去了,就连远在河内的属吏也派人来给曾大人贺喜,果然是好家训啊……对了,这样的好事怎的不叫上本王?曾大人也知道本王最是喜欢热闹的,不过也对,估计曾大人是怕曾尚书见着本王这个不成器的学生心情不畅吧?

但曾大人这却是错了的,以曾尚书强项之名,若是本王去了,叫尚书大人一顿痛骂,曾老尚书的名声岂不是更上层楼?

本王本是想成全老尚书的,奈何竟然没有收到请柬,自是不好意思擅自登曾大人这朝廷新贵之门的了。”

这一番话是句句诛心,曾度在宫门外见到景王李玄谨的时候就知道一顿挂落是吃定了的,但万万没有想到一向不理政事地景王言辞竟是如此犀利。话里话外更是意有所指,以他的城府脸上也有些仓皇,不过嘴上却犹自说道:“不过是三五好友聚会罢了……”

曾度这里还在说着什么,李玄谨却已经一带缰绳,大声道:“走,去杨府。”一群侍卫仆从立即聚在了他的身边,马蹄的的,竟是瞬间便已去的远了。

曾度这下脸上的神色可是好看了,白里透青。连手脚也是微微颤抖了起来,远远的传来李玄谨的大笑之声,“祝曾氏一门皆显,曾大人自此青云直上……。一晃,羞怒之色顿显,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扫眼间看见宫门两旁的军卫都楞楞的看着这边,身子不由一顿,最后终是一甩袍袖。转头向宫内方向走了过去,不过看其背影,也没了方才那种矜持自守的模样,脚步匆匆,好像逃一般狼狈而去。

前面人流渐多,马速也便慢了下来,侍卫中一人靠了上来,这人挥手让紧围在李玄谨身边的众人散开,也不顾李玄谨的脸色,低声道:“殿下。曾闻远怎说也说您的老师,如今就算去攀了高枝儿,不过毕竟以后还要念些情分的。但……在京师很有些名声的,让您这般羞辱……

李玄谨不等他把话说完,摆了摆手,眼光却似笑非笑的瞅了过来,心中却是一叹。自己身边地人才还是太少了些。这人是自己府内的长史。落魄时收拢来的,但只能说是小有才干。平常还看不出来,一遇大事便显得有些畏首畏尾,才能不足,心里虽这么想着,但还是轻声说了句:“有时候张扬一些未必就是坏事。”

说到这儿看了一眼犹自一脸茫然的心腹,暗自摇了摇头,嘴上却接着说道:“太子心事重,别看已经叫了本王去当面说了个清楚,但若说本王对曾氏父子还是和颜悦色,一副不计前嫌的样子,没准儿心里怎么想呢……+爷,若是怕了一个臣子,那这王爷作的不免有些窝囊,还不如不作呢。

更何况,曾氏父子人前人后都以君子自居,就是面子上再下不来,为了这个谦谦君子的名声,也不敢为了这点子事情来跟本王为难的,如今父皇还在位,本王怕他什么?就算父皇百年之后,太子三哥真个当上了皇帝,大不了找个由头,削了本王的王爵,除此之外还能怎地?”

那长史听了这些,心中凛然,猛然惊醒,这些龙子凤孙的心机气度都非常人可比,怎会在宫门那样的地方行什么无谓之事?到是自己,一副想当然地样子,不管怎么说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