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部分 (第2/4页)

些位老大人应该心里都明白,即便是不开口,也只能稍微表达出一丁点的不满出来,还真能改得了什么?

自家夫君挥军入蜀,麾下得用的都是些什么人?羽林左卫就不说了,那是自家夫君的老底子,虽然几个心腹大将都已出任外方,但这些年来,自家夫君统领羽林左卫,其威望早已深入左卫人心,只要嘴皮子动一动,还能有人听王虎的?

再说雄武军,入蜀参战的皆为雄武军jing锐,一场场厮杀下来,回京之后各个加官进爵,谁不念着大帅的好?就算是大伯的嫡系,估计此时对自家夫君也是敬畏有加吧?

而今自家夫君又没说什么大义,而是放低了身段,只以情面相求,算是给足了几位指挥使的面子,若较起真来,就算大伯不情愿,难道还真能拦得住?

右卫就更不用说了,自己这个指挥使难道是吃干饭的?其实细想一下,便能明白,自家夫君这个羽林中郎将与以往几任已是大不相同,虽没有确确实实的将兵权抓在手里,但只要登高一呼,京师各军却只有问风景从的份儿了,所以,今日也只派人相召,几位指挥使却是不约而同的来了……

想到这里,抿嘴一笑之间,却是终于开口大破了平静,“大帅只管吩咐就是,右卫必定鼎力相助。”

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那边李敢当却终于抬起眼皮,瞅了侄nv这边一眼,一瞥之间,流lu出来的复杂感情却是恐怕只有他自己能体会的分明。

其实这位朝廷宿将心思很是清明,方才只在揣摩着一个词儿,国武监?要不怎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其他人都还在浮想联翩之际,他却瞬息间便抓住了重点。

武学之事喧嚣一时,概因大将军折木清出任武学山长之故,可他还记得,那时赵石还只不过勉强与自己同列,年轻望薄,虽有从龙,东征之功在身,却也只刚刚坐稳左卫都指挥使的职位罢了,其时,大将军折木清建武学,赵石出为武学教授,据闻建言多有中肯,很得大将军折木清赏识看重,传为大将军弟子……

而今时过境迁,大将军折木清病重难愈,武学也再没听人提起过,此时赵石却得胜还朝,出任羽林中郎将,一步就成就了一个大将军……现在上任头一件事,不是争夺兵权,却是要建国武监?

他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里面的味道,可能远不如赵石嘴里说的那般轻描淡写,但就凭一个国武监,能当得什么大事?他却有些拿不准……

不过侄nv那里张口就是鼎力相助,却是扰luàn了他的思绪,既然有人已经说了话,何青原那里当即抱拳,“下官愿唯中郎将大人马首是瞻。”

王虎瞅了何青原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也大声道:“王虎不知大人要做什么,但只要大人开口,王虎断没有回绝的道理,请大人放心,左卫上下,定当全力相助便是。”

赵石含笑一一点头,目光最终落在李敢当身上,“谁不知道,雄武军为我京军第一强军,老大人领兵有方,jing兵悍将,人才辈出,将来赵石求到mén上,老大人不会不肯割爱吧?”

李敢当呵呵一笑,“雄武军这点家底,中郎将大人哪里会瞧得上?老朽连自家儿子都教不好,何谈什么领兵有方?远不如中郎将大人,智计迭出,又练的一手好兵,不过既然méng中郎将大人不弃,还记得咱们雄武军,那还有什么说的?只是……中郎将大人若想调人,兵部那里若不肯通融,恐怕……”

赵石往椅背上一靠,李敢当话里带刺,也只当听不出来,只是笑道:“诸位大人只管放心,我等皆乃军旅出身,最恨的都是一等人,那就是违犯军律的蠢材……几位大人只要应允下来就成,别到时候,我拿着调令前去却调不动人就成……不过呢……”

赵石这里话头一转,脸也冷了下来,环视诸人接着道:“本官虽是出身羽林,但时日太短,对于诸军人等都不熟识,既然几位大人答应了下来,那不如诸位将这个人情做的彻底些,向本官推荐下人手,本官办的虽是国武监,但和领兵一样,人才是不嫌多的,只要诸位大人推荐的人手堪用,本官一定予以重用,若是……呵呵,说句不好听的,本官从不养无用之人,到得那时,恐怕于诸位大人声名有损,所以还请诸位大人慎重些的好。”

一句话,大堂之上一多半的人脸sè就沉了下来,这种吃力恐怕还不能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愿上赶着去做不是?

先抑后扬,到得这个时候,才真正摆出上官的做派出来,话到后来,俨然已是命令的语气,李敢当眉头颤动,脸也有些青,最终还是没选择硬抗,虽然身旁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