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部分 (第2/4页)

不留恋的向后跑去,这两千精锐连带着杀的兴起,并满怀必死之心的张嗣忠,赵幽燕也骇然发现,自己有些身不由己了。

蜂拥而过的金兵,就从他们身边左右挤过去,满眼都是敌人,却出奇的没有一人看他们一眼,几乎一瞬间,两千精锐竟这么被冲散了开来,被裹挟着出去足有百多步,才都脸色发白的慢慢聚在一起,面面相觑,茫然的厉害,根本不知道是该追还是不追了。

直到传令兵疾奔而来。赵幽燕已经醒过神儿来,劈头就问,“大帅可还安好?”

“赵将军放心,大帅好着呢,大帅命小人传令给两位将军,顺势夺下金兵营盘。一定要截下金兵粮草辎重,至于逃敌,就不用追了。”

两人大喜领命,金兵三里,金兵已然胆丧。即便完颜和尚想要收拢败兵,保住营寨,也不可得,两千猛虎武胜军在张嗣忠,赵幽燕带领之下。冒着大雪出现在营盘之外的时候。惊慌失措的金兵一哄而散,张嗣忠,赵幽燕两人几乎不费一兵一族,便夺下了金兵大营,虏获粮草辎重无数。

望着在茫茫大雪中,向北蜂拥逃窜的金兵。两人多有不甘,却也不敢违了军令。不过两人也知道,如此大雪。又在激战之后,追逐逃敌,多有艰难,一个不慎,这两千精锐许就会葬送在这漫天大雪当中,遂也恨恨作罢。

而到了这个时候,这场空前惨烈的大战也终于走到了尾声……

大秦咸宁七年九月,大将军赵石,率兵十万败金兵十余万于汾水之畔,金兵死伤无数,溃逃回太原,因大雪封途,粮草辎重尽失,溃卒一路跋涉,冻毙者不计其数,侥幸回到太原的,十不存一,十余万大军,安然而回者,不过三万余众,金国名将完颜和尚回到太原后,气急攻心,一病不起,如此惨败,消息传到上京,金人朝廷震动,一时间,朝堂上下,全是主和之声……

而这一场惨败,也彻底动摇了女真根基,自此,本已日薄西山的北地大国,也终于陷入了风云飘摇之中,离灭亡之期,已然不算远了……

话题转回来,大胜之后,赵石立即传令各部,收拢军兵,驳回一些人趁胜追击的请求,甚至没有让人打扫战场,而是立命众军退回营盘,点燃篝火,埋锅造饭,给各部以修整之机。

回到军营之中,便是清点伤亡。

当几个浑身浴血的士卒抬着胡离满身伤痕的尸体来到赵石面前的时候,赵石心中也不禁一痛,这是头一个战死在他面前的心腹将领,而胡离也不同于其他人,自庆阳府兵变之后,随杜山虎到巩义,之后便一直随在他身边,南征北战,屡立功勋,是他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每每托之以重任,皆能办的滴水不漏,可以说,论起情分来,除了杜山虎,张锋聚等寥寥数人,再没有其他人可以比得了,而今却战死于此,任他心肠再是冷酷,此时胸口也是堵的好像塞住了一团棉花似的。

几个军卒根本不是胡力亲卫,却跪下哭道,“胡将军事前留下话来,若……若他有不测,请大帅……请大帅善待其家眷亲族……将军幼子胡烈,深有勇力,今已入国武监修习文武韬略,将来许可为大帅效死,请大帅务必收录于麾下……将军亲卫,尽皆随将军战死于前,所以……请大帅容小人等离军……小人等愿世代为仆,照料将军后人,还请……还请大帅允之……”

赵石紧紧抿住嘴唇,喉头微咽,只摆了摆手,“都起来吧,我必不负了他便是……胡将军遗体,照管好了,回去之后,是要厚葬的,你等这番义举,当有回报,可各举荐子侄一人,入国武监求学……去吧……”……

这还不算,伤亡很快便清点了出来,王览重伤昏迷,摆在阵前的猛虎武胜军精锐,只余一千三百二十四人,其中半数重伤,以后将不堪军伍,其余各个带伤,几近于全军覆没。

十余万大军,一战之下,伤亡四万余,军中各部,皆遭重创,连辎重营也不例外,而最让赵石痛心的则是,国武监出身的将领,在这一战当中,伤亡尤其惨重。从营正,到旅帅,队正,阵亡者,就有四百七十二人,轻重伤者。三百余人,陆续因重伤而死者,又近百人,可以说,随他北渡而来的国武监将领。已经十去六七,如此大的伤亡,真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也让赵石心痛到了极处。

他亲手组建的猛虎武胜军,一战之下。就打光了一半。秦川男儿,死伤无算,河中子弟,伤亡狼藉……

深夜之中,军营渐渐安静了下来,大雪依旧在下个不停。许多兵卒在吃过晚饭之后,倒头便睡。只有隐约传来的伤者哀号声,不曾有一刻断绝。

“吃点东西吧。我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