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部分 (第2/4页)

响亮而又合乎胡人思维的名字的话,就是怯薛军。

这样的一个名字果然好使,许多鞑靼人中有勇力的人,或者觉着出身不错的贵族,都要求进入这支将来的大汗亲军。

这支大汗亲军的首领,却是个汉人,他叫李刑,出身于汉人中最尊贵的那一部分贵族当中,并且他的姑母是那个人的妻子,只这两个身份,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没有人自觉会比这个人的身份更加尊贵,更加值得圣狼子孙信任……

而李刑的副手,更是鞑靼人中的勇士,不鲁黑台把阿秃儿,他勇猛的名字,已经不需要用忠诚来作为旁证……

这支兵马,招募的很快,只几天功夫,即便在秦军严苛的募兵规则之下,也已经招募到了四五百人之多,草原人娴熟的骑射本领,确实是汉家子弟望尘莫及的,而他们在草原寒风中锻炼出来的体魄,更不用说。

许多秦军将校,也不得不同意,胡人果然是各个都是天生的战士,虽然鞑靼人在战场上表现的一塌糊涂,但却不能否认,他们具备了草原战士所能拥有的一切条件。

木华黎在这个时候来见赵石,提出想招募一些胡人到自己的部下,赵石摇头,但也未曾直接否定,而是告诉他,尽量多招募一些鞑靼士卒,训练过后,才可以陆续补入军中。

这无疑是打开了一个口子,让木华黎很是兴奋,他觉得,如果这些草原战士能受得了严明的军纪约束,能懂得汉人的战法,并参与其中,那么,秦军骑兵的战力,将猛然长上一截,当然,如果自己的部下,也能像胡人作战那样,灵巧而又多变,那么自己一定能成为大帅手中最锋利的那把战刀。

想法看似矛盾,其实他所想到的,正是骑兵作战的两个极端……

(月票,月票……)

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九百七十八章使者(求月票)

大秦成武三年四月末,云外草原东北,额拉姆河河畔一片喧腾,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会盟的日子到来……

而在这一天,乃蛮部使者的突然到来,为这次会盟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

乃蛮部,突厥后裔,鞑靼人的远亲,与鞑靼人世代联姻,可以说是鞑靼人在北部草原的盟友,同时,又是鞑靼人最具威胁的潜在对手。

而鞑靼人刚刚所经历的变乱,就是乃蛮部一手所促成,鞑靼人的背叛者,卡勒部,也正是与乃蛮部连结最紧密的鞑靼部落……

若是十年前,还有人说乃蛮部是鞑靼人的兄弟的话,现在鞑靼人中,再没有一个人会在看到乃蛮部的人之后,想起兄弟这个词了。

因为没有兄弟会在背后向你挥出弯刀,也没有任何兄弟会藏在暗处,向你射出卑鄙而致命的箭矢。

其实,从汪古部覆灭的时刻开始,乃蛮部便与鞑靼人有了洗刷不尽的仇恨,而可以想见的,当他们再次拥有了汗王,拥有了和乃蛮部对抗的实力之后,第一个开战的对象,不会是手上沾满鞑靼人鲜血的金国人,而是卑鄙的乃蛮部和他的走狗们。

虽然没有人这么说,但藏在心中深处的仇恨是无法磨灭的,也必定有一天会用鲜血来验证这仇恨到底有多么的深刻。

所以乃蛮部的使者来到这里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兄弟的热情问候以及美酒。而是一双双冷漠而又仇视的目光,这样的遭遇。乃蛮部的使者已经很久未曾体验过了,尤其是在云外草原上……

不过他们已经顾不上想这些,因为他们被这里的景象彻底的震惊了。

连绵不绝,好像一直能延伸到天边尽头的帐篷,来来往往,人头汹涌的鞑靼人,以及传闻中身穿红色衣袍的异族人。

天上各色的旗帜在飘舞,如云的牛羊在草原上吃着青草。人喊马嘶之间,他们好像来到了一个不属于草原的地方。

但乃蛮部的使者们到底是见多识广的,震惊过后,他们一下子便想到了盟会,也只有各部盟会之日,草原上才会出现如此鼎盛的景象。

鞑靼人要推举出他们的汗王了,很快。乃蛮部的使者们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虽然他们觉着有些不可能,因为日子太短了,从卡勒部覆灭算起来,才刚刚过去了多少个日夜,鞑靼人各部就聚集在了这里。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但事实上就是如此,也只有盟会,才会让如此众多的部落聚集在一起,也只有盟会。才能解释如此多的鞑靼人聚集在一起的原因。

草原上,盟会的意义自不待言。而早已失去汗王的鞑靼人盟会在此,也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要推举汗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