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部分 (第2/4页)

人老成精,老僧顿时双掌合什,“阿弥陀佛,施主一念之仁,来世当有厚报。”

赵石当即便乐了。他这些年,所过之处。遍地烽烟,尸横遍野,杀人如麻,即便有什么来世,他这里也定然是在地狱中称王。

“不忙谢我,象雄部无故出兵犯我,你们这些和尚定然事先便知晓的,我呢,也不跟你们计较这些,但象雄诸部平安多年,今次蠢蠢欲动,不让他们知道些厉害,如何能成?”

“第一件事,你这象雄寺中,必然有些人熟悉西边的山川地理,找两个身子健壮,人也牢靠些的,给我引路,到象雄诸部的地界走上一遭,说不定,也能劝的我少伤几条人命呢……”

老僧本来开口欲言,但听到最后一句,话又缩了回去。

赵石这里又笑眯眯的加了一句,“别弄些傻乎乎的家伙给我,出了什么差错,你们这些和尚能跑,这象雄寺可跑不了。”

老僧沉默片刻,才道:“施主可是来自大秦?”

赵石淡淡道:“若非来自大秦,还能来自蜀国不成?”

显然,老僧这里已经进入了政治模式,僧人……说什么四大皆空,但本身便处浊世当中,又有哪个真能做到这一点了?

老僧又沉默了半晌,“吐蕃山南之地,与大秦相隔如此遥远,又何必太过……”

赵石冷笑微露,摇头道:“如今西夏已灭,吐蕃近在咫尺,何谈遥远?我今带兵到此,为惩不臣而已,你在吐蕃多年,当知吐蕃旧事,如我不来,之后吐蕃一统,定又要多生事端,今次我来到这里,便是要让番人知道一下我大秦之威名不好轻犯。”

面对着这个年轻而又雄心勃勃的大秦将军,老僧好像终于知道,为何这些年来,大秦能越来越是强盛了。

不过,他还是问出了最想问的一个问题,“听闻归义王与大秦……大将军赵石乃结义兄弟,不知将军……”

在吐蕃高地,太阳之子李匪的名字,已经被挂上了魔王的称号,关于他的一切,多有流传,估摸着再过些年,当众人身故,这个名字也当能和那些神灵异志差相仿佛。

老僧身为象雄寺主持,消息也灵通的很,能说出李匪之种种,到也不足为奇。

赵石转念间便明白了,这位老僧问的怕不是表面这般简单,吐蕃人曾派人入长安称臣,虽无功而返,但也应该带回了一些消息才对。

赵石暗笑,这和尚心到不小,不过对于他来说,这是好事,无欲无求的人才是最难以控制的,不过宦海沉浮多年,他却是觉得,没有野心的人,怕是也没什么才干。

赵石想了想,在吐蕃这地界,不用亮出什么名号来吓人,怕是他赵石的名字,在这里也没几个人知道。

于是便道:“要说什么尽管直言无妨,不需吞吞吐吐,看着难受。”

老僧看了看周围,心中多少有些不自在,心里念了许多遍的佛号,又告诉自己,大军一过,必然生灵涂炭,今日之举,当属为山南之吐蕃百姓着想,又能免去许多战火,异日到了佛祖驾前,也当能辩解一二。

想到这些,便觉坦然了许多。

遂双手合什,“若将军有暇,不若入寺一谈,贫僧有一些话要说。”

赵石看了看天色,吐蕃地域广阔,到也不急于这一日半日光景,今天遇到这么个僧人,到是能好好利用一番。

于是,挥手叫过赤摩,吩咐道:“今天就宿在此处了,这里的人,一个都不许放走,挑出其中的奴隶,善骑者优先,随我们一起向西,派人知会后面的人,这里的寺庙屋宅人口,一律不许擅动……”

赤摩有些愕然,这么一间大寺,看着可够眼馋,不过赵石的军令,他可不敢不听,随即便领命去了。

赵石带着亲兵,则在老僧陪同之下,拾阶而上,径直进入了寺庙之中。

象雄寺的和尚们顿时活泛了起来,心中都是暗道,果然还是主持佛法精深,竟是在三言两语之间,消弭了一场兵祸,阿弥陀佛,佛法无边,自己等人,看来还是要多加修持才行……

他们却是不知,他们佛法精深的主持高僧,可非是佛祖护佑其人,而是占了来历的便宜,若非如此,怕是即便能保得住众人性命,也要吃上一些苦头才对。

赵石随着老僧来到寺庙之内,这寺庙占地广阔,到了内里,更能觉出其中华美瑰丽。

一些殿宇金碧辉煌,连佛像之上,都塑着金身,周围墙壁之上,上着油彩,刻着壁画,看上去古朴而又神圣。

赵石心想,这里若是再大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