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煊倘绻囊簦�馐歉�桥�们�魇瘴驳墓牡恪�

“吴钩”倒下,也就松开了他脚下的青砖。“凤头”重又落下,“凤头”落下能为何?是为啄食,是为取命。“天网罗雀”,罗到的可能是活雀子吗?

天花顶板齐动,五郎的头顶之上露出了这道坎面的二扣,那是已经被簧机绷得紧紧的九十九支“凤嘴飞矛”……

匣中刺

鲁天柳走入堂前间的时候没发现鲁恩和自家老爹。她本想回头到偏厅与五郎再商量,可是被一股味道吸引。奇异的味道对于三觉清明的柳儿来说,就好比饕餮见到了美食,非要探个究竟才行。

她的嗅觉可以发现污秽的东西,可是她现在闻到的却不像是污秽之物的味道。那味道在她记忆中本该是呛人的、灼热的,可是这里的虽然也呛人,却是晦涩、阴寒的。

味道从二层楼隐隐传来,并不强烈,是一般人无论如何都闻不出来的。收敛心神的鲁天柳仔细辨别着那味道,突然间心轮一抖,眉间微跳。这细微的感觉很奇特,蕴藏的东西很怪异。于是她决定上到二层去探个究竟,而且一个人上去,不能带着五郎。这样就算自己被诱入彀中,至少还有个援手在下面。

她走到楼梯口,要上到二楼,有左右两道楼梯。本来应该左上右下,左天右地,可是鲁天柳却觉得上面的二层更像是地,因为她觉得那种味道只有地下的东西才会有,所以她走的是右边楼梯。

踩上第一节楼梯的时候,那脚感松软的梯阶木板就让她觉得是在往下走。踩上第二节楼梯的同时,她隐约听到一声枯涩的弦音,音不高,只一声,就像是收紧琴弦时卡边的弦子落下档口。这一声却让她认为自己确实在往下走。

随后便是每迈一步就有一声弦音。她的步法变得越来越疲沓,迈出的步子也一撂一撂的,落在梯阶的木板上面声音很重,那样子看起来真的像是在下楼梯。

上面有什么?或许应该问下面有什么?鲁天柳真的不知道,她现在的神情看上去像是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她只知道迈步寻着那味道和弦音而去,不管此去是通往地狱还是仙境。

楼梯上到一半有个折,要拐转过一百八十度的弯,匠家管这叫全折,也叫直折。全折之后再往上的楼梯不再见顶,上面已然有二层偏房的木板底。站在楼梯上抬手几乎都可以摸到那些宽木条铺成的层面。折处正好是在后墙角,转折平台是架在后墙和山墙上的。

折过弯来,鲁天柳踩上了第一节梯阶,第二节梯阶,第三节梯阶,她的样子依旧像是在往下走,琵琶的弦音也在继续。所不同的是在第三节的时候,弦音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声崩簧的弹出声。

梯阶的阶面没有变化,第二节也没有……所有的阶面都没有变化,可是四、五、六、七、八这五级梯阶的撑板却瞬间打开。

五排,每排五杆梨花枪迎面刺出。此处上有顶后有墙,断绝了躲避的空间,更何况撑板打开的同时,头顶的宽板条也打开了,五排同样的梨花枪刺下。背后的山墙上青砖也洞开,同样的五排梨花枪刺出。

这是个精绝的老坎面,叫做“匣中刺”。就是利用特定的位置和环境,将人如同关在一个匣子中刺死。唐武周时,太平公主隐藏私密的“侍佛楼”就布置有这样的机关坎面。

《大周公主续记》(注:一部荒诞的稗史,明代人申铯所著,申铯同“声色”,应该是假名。书中有许多淫乱和杀戮的细节描写,直白点说就是既黄色又血腥。明代中期曾盛行一时,其名不在《金瓶梅》之下,清初也曾再版几次。后不知其中什么内容为官家忌讳,康熙朝初便被禁毁。)记载:“暗建侍佛楼,皆密,无可上,梯上具匣中刺。”

在这老坎面中逃过性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在宋代,是个钻天飞贼,他不但轻功路子别辟奇径,而且还会瞬间缩骨,坎面动时,他是身体快速侧向扑出,从楼梯栏杆的缝隙中钻出,逃过三面刺;还有一个是在元代,是个横练功夫极好的矮子,直接脚下运力踹碎楼梯的木面掉到楼下。

因此,从创制出这老坎面起到现在,这坎面的扣子只改动过两次。一次是将侧面下面一半楼梯的最上三阶改作“翻板百刃坑(注:陷坑的一种,有开合翻板、抽拉翻板和旋转翻板三种动作方式。坑中安设横、竖、斜各种形态的刀刃上百支,落入绝无生还。)”或者“虎齿陷夹”(注:一种钢夹,两面都有虎牙般的锋利锯齿。但与一般钢夹不同的是,它叫陷夹,因为它的咬合不是一次咬死的,而是在弹簧和旋杆的作用下,由下而上反复咬合,就像一张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