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去,撞撞运气看。”廉氏道:“甚好。”当日将行李盘费收拾停妥,吃过晚饭,夫妻二人,絮絮切切,谈了一番家事。次早起身,吃过朝饭,移了行李盘缠,出东门,搭了航船,离了常州府,径投杭州而来。不止一日,到了杭州,航船到拱宸桥码头歇下,仲英付了船钱,将行李起上岸来。雇了挑夫,一路进得城来。只见市面热闹,人烟辏集,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行货都有,端的华丽整齐。问挑夫,说离涌金门半里大街上连升客栈最好。当即迤迤逦逦,寻到连升栈住下。歇了两日,是日正是八月初一,在栈门口挂起一扇金字招牌,比前添入常州府三字,仍旧写了招子,请人到四城内外黏贴。当时请诊者,虽较常州稍多,然皆贫家小户,大半不肯出钱,想来叨光的。乡绅大户,那里有一家来请。看看已有月余,房饭钱已费去十余千,再住十日半月,行囊要告罄了,日日在寓中纳闷。

此日早起,正值重阳佳节,天气虽不晴明,杭城内城隍山登高会,极一时之盛。仲英盥洗已毕,吃过朝饭,将医寓关锁,独自一个出门。只见香车宝马,络绎不绝,来来往往,仕女如云。遂到城隍山游玩一番,然后再向涌金门一路游耍。出得城来,到西湖边看看景致,但见锦绣湖山,烟花世界,真是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确属繁华胜境。仲英略为赏玩,因心中有事,无情无绪,行三步,退两步,行湖边。忽听得岸边人声鼎沸,湖西大雨来了。急急退回,踉踉跄跄进得涌金门,看见大街上人多挤住难行,因未吃中饭,腹内渐饥,急欲到栈,想抄近路,从旁街人少处而走。不料仲英在杭月余,路径粗知,尚未全熟,心忙脚乱,三四转弯,不觉走错了路,越走越远,渐渐跑到少人家地方来了。雨又越下越大,正没理会间,忽见旁边有一座三开间庙宇,前门直开,急忙奔进,已跑得一身臭汗,到中间抬头看了匾额,乃知是张善人庙。今日重阳节上,香火亦盛。灯烛荧荧,座前神台上,供着许多重阳糕,几盏清茶。仲英饥肠已迫,遂向庙祝求一方便,讨些热茶,求几块重阳糕充充饥。那庙祝姓向名善,人权忠厚,当即送出热菜来与仲英道:“请客人自用便了。”又另送几块糕与仲英,仲英谢了一声,遂将糕与热茶吃下,下肚之后,浑身汗垢,愈觉淋漓。

因旬日未洗澡,臭垢层迭,一搔一条,正如药店里搓成的丸药条子。雨尚未住,遂在拜垫上坐下,看看臭垢条子,到也不少,将手一捻,捻成一丸,信手捻去,适见烛釺盘堆着许多蜡烛屑,随手扒下,和臭垢捻成百余圆子。当时本出无心,忘其所以。

忽然一看,不觉好笑。见拜垫旁有纸一张,取来将烛垢圆子包好,放在身边袋内,拟等出门时,丢之门外。见雨已住了,正欲出庙回栈,忽见门外两人担了香烛什物进来,看似管家模样,仲英此时吃了许多茶糕,肚已不饥,重复坐下,瞧瞧动静。

原来涌金门内大街西偏,有一个富绅赵封翁。祖籍湖州人氏,自乾隆年间,随父移居杭城,现年近六旬。在四十余岁上,生有一子、名景贤,号竹生,生得眉清目秀,聪慧异常。自七八岁时,封翁延师教读,过富不忘,经史子集,无一不熟,古诗文词,无一不精。而且性情倜傥,文墨之暇,兼喜习武。封翁爱子情切,不忍拂其意,在后园空地上,设一教武场,延请教师,教习十八般武艺,真正文武全才。现年十五岁,已经进过县学,今自八月以来,感冒外邪,患了伏暑之症,不思饮食,惟喜食文旦之类,日日啖之。以后不食不便,浑身壮热,胸前挺起,胀塞痛剧,病势日变沉重。屡次请几个名医,朝张言热;暮李言寒,毫无效验。封翁急切万分,求神祷告,各处皆遍。

此日适差家人赵升、赵贵,到张善人庙烧香祈祷。也是仲英合当发迹,时运来了。当时见二人进得庙来,向善连忙出来接着,将担来之云外飘香焚烧,大红蜡烛插起点着,又将供献之物,齐齐摆在神台之上。赵升跪在拜垫之上叩了三个头,将公子病情始末,-一诉于神前。仲英听得亲切,自思盘费将尽,何不学毛遂自荐,或可赚他几贯钱?遂向赵升拱一拱手道:“管家请了,适才听管家说来,你家公子之病,小可颇能医治。相烦管家引荐引荐何如?”赵升见仲英仪表非俗,身穿一件元色湖绉夹衫,手执折扇,料是一个医生。想来公子的病,各处名医都已回却,此人或者有些意思,且适在此间,不期而遇,想是家主各处祷告,诚心感动,天遣这人来医治公子的,亦未可知。

遂向仲英问道:“先生尊姓大名,贵府何处?现在那里行道?”

仲英-一回答,赵升道:“原来即在连升栈行道,请先生在此等一等,容我回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