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部分 (第2/4页)

莫非都忘了,当初的教坊司取缔可是冯老御史的手笔,那可是这位小世子爷的曾外祖父呢。有这么拆台的吗。

让他们御史台想要看不到,想要忽略过去都不成,你说这是啥事呀,前几日才去人家侯府喝过册封世子爷的喜酒呢。这不是逼着他们翻脸不认人吗,这铁面御史算是越坐越实了。

你说教坊司都没了,这位定国候的老子还敢这么嘚瑟的去那种地方,也真是让人无语了。你知道不知道你孙子是朝廷的世子爷了呀,明不明白这里面的事呀。

有那底蕴悠长的官员,很是看不上的腹议,怕是这位定国候的老子,还不明白侯府是个什么概念呢。土鳖。

朝堂上,池二郎也非常郁闷,自家老爹怎么就这么高调呀,不就是去长长见识吗,用得着这么大手笔吗,包场,多费银子呀。

当初带着他这个儿子去长见识的时候,可没这么大方呢。话说老子带着儿子去风月场所的,这位池二老爷也是头一份了。

满京城这么牛逼的老爹,还有祖父,那是真的找不到第二份。

对于这位定国侯府亲爹不靠谱,圣人那是早有耳闻的,可若说人家才不到七岁的儿子跟着祖父逛那种地方,圣人还是明白不太可能的,到底还是个孩子呢。真要是发生腌遭的事情,那就真的神了。

华二老爷瞪眼看向自家姑爷,有这么当人长辈的吗,怎么看孩子的呀,怎么就去了那种地方呀,没有什么闪失吧,不行下朝的时候要去看看。

面对岳父大人的不友善,池二郎觉得冤枉。总比我带着儿子去长见识的好,到时候怕是您就不会死恼了我这个姑爷,估计要抄家伙收拾我这个姑爷的。真的有可能。

圣人:“定国候呀,可是有什么隐情,朕记得你府上的世子,才刚七岁不到吧。”

池二郎:“回禀生人,不敢期满圣人,臣还是要回府问问看的,不过小儿虽然性子略微急躁,可生性正直,刚毅,但不会做出有辱先生教导之事的。且家父做事老道,若是真的有什么也不会如此招摇的,还望圣人明鉴。”

说他儿子倒也罢了,那小子除了混蛋的,用臭鸡蛋把他们自己定国侯府的大门给砸了,倒也没做过什么更不靠谱的事情了。

至于这位定国候的老父亲吗,那还真是没法开口在朝堂上评价,通敌卖国,偷窥皇权的错误肯定不会有,因为这位池二老爷,混的根本就到不了这个级别,可要说这人多靠谱,多让人信任,那还真是定国候脸大,不知道怎么说得出口的。

‘老道’这个词用得好呀,这位池二老爷****的时候,遮掩痕迹的本事肯定不缺,倒也真的不至于犯这种缺心眼的错误。能说定国候真知灼见了解他家老子跟儿子吗。

想是这么想的,可考虑到当初就是因为有人要埋汰定国候还有这位小世子,而整出来的那些事情,众人都再次沉稳了。这定国侯府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一击必中的把握,暂时还是不要太招惹了。随这位定国候怎么说好了,反正他老子儿子什么样,他们大伙都明白的。

就连有心维护池二郎的圣人,都不怎么好搭话了,这就是个不太明白的,合该让他家老子把错误给兜过去,保住儿子才对吗。弃车保帅懂不懂呀,都到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想着太太平平的过去呢,到底是年轻,不知道朝堂的凶险还有规则。

转头看向自家的华爱卿:“华爱卿呀,依你之见呢。”

圣人考虑了,这位爱卿应该是知道轻重的,而且外孙子肯定更亲不是。众臣跟着明白了,圣人对这位定国候够偏袒的,问这位华侍郎的意见,那不是明显的要保定国候世子吗,谁不知道这位华侍郎对闺女外孙有多重视呀。

听说这位定国候世子,每日下学之后,都是这位侍郎亲自教导的,话说既然如此,定国候世子怎么会有时间同祖父去逛风月场所呢,还包场。这真的是说不通的。

在看这位侍郎大人的风采还有德行,教导出来的弟子怎么也不能是个如此这般的昏庸草包才对吗,太有辱门楣了。

说道门楣的问题,哦又想起来,难怪方才定国候提到儿子的师承,大伙都忘了,这位世子可是东郡谢大先生的门下呢。

就是不相信这个世子,可谢大先生还是能够信任的,他的弟子定然做不出这等有辱斯文之事。这就是名人效应。有个好师傅,胖哥占了老光了。

醒过闷来的众臣,都看着这位侍郎大人的应答。

华二老爷:“回圣人话,微臣对亲家老爷还是了解的,那是一个豪爽,仗义,有担当的长辈,可能会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