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仕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等,这根本就是错误的,要知道一个国家要想富强,商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买卖货物的同时,也将货物提升了价值,流通了货币,创造出增值效益,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止在国内交易货物,还能将本国的货物销售到国外,再将国外一些有用的货物带回国内,供应各方所需,这样才能让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促进国家的发展。”我的话很尖锐,用词上有很多是现代词汇,周世青听得哑口无言,又觉得这些词意义深远,周立书则是一脸的崇敬,我所说的这些话和那些新鲜名词他听着很有感触,张金花一脸的茫然,明摆着听不懂。

门外,爹爹听着脸上显出担心和顾忌,不停的偷偷打量着身边的孙伯文等人,见他们听到后是一脸的惊讶样,爹爹便想将他们往一边拉,企图让他们听不到我说的话。可孙伯文他们却不上当,继续专心的听着。那傲气十足的孙长羽满脸的不敢相信,为我如此独特的见解而惊讶不已。说来也真是够惊世骇俗的,在这重文轻商的古代社会,我竟有胆子将教书授课说成是一种买卖交易。

见周夫子被我说得无言以对,我又软声道:“其实立书大哥也不是想弃文从商,而是想学文兼经商,这样既可以增长自己的阅历见识,改善家里的环境,也可以磨历意志,提升学习能力,这可是件一举多得的事啊!说来,也只有像立书大哥这样意志坚定、不怕吃苦的人才敢这样挑战自己的极限。再说了,老师家数代书香,立书大哥他哪有可能会弃文啊!”

“是吗?书儿,你不会放弃学文章、写书法?”

“嗯,孩儿纵是死也不敢放弃这些,定要将它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周立书忙点头应声道。

“那你为何不与为父说明白呢?”

“孩儿想说,可父亲、、、、、、”周立书解释着,欲言又止的态度令周世青反应过来了。想想之前好多次周立书想开口说些什么,却都被他打断了,看来真的是自己误会啦!

说服了周世青,周立书和张金花看着我的眼神又格外不同了些,眼中的崇敬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被他们看成了孔圣人一般的人物,心里暗暗得意不已。明白他们一家人应该好好的再沟通一下,我婉言谢绝了周家三人的相送,离开了周家,可刚出了那大门口,就看到了一脸担忧的爹爹和满脸疑问、惊讶的孙伯文等人。

“孙大人,你们竟一直站在此地?”我有些不敢相信,看着孙伯文眼中流露出来的惊奇,我不解起来。

“若惜,你可真敢说啊!”孙伯文有些好笑的看着我,眼中既有着惊讶,也有着佩服。

“这也是为了立书大哥啊,若惜说得是有些不妥了。”我假谦虚着。

“你也知道自己说话欠妥?”孙长羽对着我一开口就是这种酸溜溜加挖苦的口气,我暗自翻了个白眼,在心里安慰自己别去和个小毛孩子一般见识,决定当他是个透明的物体般不理会。可我不想理他,他却偏要来问我,只是口气却别扭得很:“你倒是有点小聪明,那什么‘发展’、‘流通货币’、‘增值效益’的,到底是谁教你的,听着倒挺新鲜。”

听出他这话里有着浓浓的好奇,我有些奇怪地往他那儿一看,他马上收起好奇,故作高傲的将头昂着,一副不甚在意的表情,可眼睛却偷偷往我这边瞅

见他这表情我有些得意起来,本想趁机拿乔,就不给他解释。可看到孙伯文也是一副‘我也很想听听’的表情,我心里就更得意了,有心想炫耀一番,“这些都是我自己想的,‘发展’就是、、、、其实,哎,说白话点吧,就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坏的变成好的,这就叫‘发展’。‘流通货币’呢,就好像,嗯,比方说我饿了想买个包子吃,可是以物易物很难进行公平交易,总有一家占到好处,而另一家吃亏的现象,打个比方吧,总没有人用一头猪去换一个包子吧?换多了怕放坏了,欠着又怕人赖帐,所以才有了钱币。用固定金额的钱币去购买同等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了这方面的烦恼了。比如我用两枚铜钱去买包子,这钱交到卖包子的人手里,就产生了一次交易,他有了钱币,也可以与卖面粉的、卖猪肉的人进行交易,进而让这钱币又有了价值,那些卖猪肉、卖面粉的得到钱币也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买卖交易,这枚铜钱这样不断的在不同的人手里流转,就算是‘货币流通’了,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心虚的将它们解释了一番,可总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解释得不对。哎,这些词啊,用着倒是挺顺口的,可认真解释起来却好像有点困难,害得我竟有些口误的说了一大堆。幸而孙伯文和孙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