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餐后不久 即入睡的习惯。白天他外出,整天在前线转,会见下级指挥官,听取他们的

汇报,作出决定并给予口头命令。大约在进茶时间,他总是回到师指挥部, 会见参谋班子,发布当晚和第二天的命令。然后进餐、就寝。除紧急情况外,

他睡觉时是不许被打扰的。5 月 15 日夜间,一位参谋军官由于不知道蒙哥 马利有睡觉时不许别人打扰的习惯,便把他从梦中叫醒并报告说,德军已进

入卢万。蒙哥马利勃然大怒,嚷道:“走开,别打扰我,叫驻卢万的旅长把 他们赶回去。”参谋听了,为之愕然,而他却继续睡。

德军在对第 3 师进行猛烈的炮轰和冲击之后,于 5 月 15 日夜渡过迪尔 河,攻入卢万车站。第 3 师奋勇反击,把德军赶出城去。在这次反击战中,

近卫掷弹兵团和皇家北爱尔兰兵团表现得非常出色。在整个盟军战场情况越 来越令人不安的形势下,第 3 师却像一块屹立在汹涌急流中的磐石,巍然不

动。后来由于南翼侧面暴露,蒙哥马利才不得不于 16 日下午 2 时下令撤退, 向登德尔河转进。在炮兵弹幕的掩护下,全师于净利落地与敌人脱离了接触。

黄昏前,全师除担任后卫的第 8 旅外,顺利抵达登德尔河。

由于右翼的法军被击溃,仓惶后退,而左翼的比利时军队又突然消失 得无影无踪,英国远征军只好全线后撤。当潮水般后撤的部队已经从第 2 军

旁边过去很远时,第 3 师才最后撤退。5 月 17 日,第 3 师到达布鲁塞尔西 面,但该城运河上的桥梁已被炸毁。18 日,第 1

军出现行动缓慢的迹象。 这主要是由于该军军长年龄较大、过于紧张、疲倦和慌乱造成的。为了减轻 他的负担,布鲁克接管了他的第 1

师,师长是哈罗德·亚历山大少将。就这 样,后来指挥英军在非洲取得胜利的三员大将(帝国参谋总长布鲁克,中东 总司令亚历山大和第 8

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那时就在一种毫无希望的形势 下结合在一起了。

5 月 19 日,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开始讨论敦刻尔克环形防御的优点。 实际上,戈特的副参谋长李斯准将在 5 月 18 日,就根据各种情况报告得出

了英军必须撤退的结论,拟订了将英国远征军撤退到敦刻尔克的应变计划。 通过敦刻尔克港,可以撤退英军的人员以及一部分补给品和装备。总司令部

讨论这个问题为时并不过早,因为在那天晚上,德军第 2 装甲师已进抵阿布 维尔,第 1 装甲师已进抵亚眠,而其他德军部队则向东北面的蒙特勒伊和埃

塔普勒疾速推进。英吉利海峡的海岸已被敌人控制,英国远征军实际上已被 包围了。

迫于丘吉尔首相的压力和法国方面的要求,戈特不得不调集第 5 师、 第 50 师和第 1 皇家坦克团,于 5 月 21 日对德军侧翼实施反冲击。由于力量

太弱,反冲击被德军瓦解,但第 50 师却在阿拉斯俘获了 400 余名德军战俘。 英国报刊对此大肆宣传。这次反冲击虽然对盟军战场没有产生什么直接影

响,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却对希特勒及其指挥官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影响。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原计划英军向南突围,到索姆河一线与法军主力 会合。5 月 24 日,第 8 步兵旅缴获德军部分机密文件,其中一份说,德第 6

军预定在英国远征军最北端实施钳形迂回包围,从北面把英国远征军全部卷

入口袋。布鲁克带着这些文件去见戈特。同时,消息传来说,法军在南面的 攻击完全失败,左翼比利时军队的抵抗也被粉碎。如果德军对伊珀尔的攻击

奏效,英国远征军向海岸方向的退路亦将被切断,从而完全陷入包围之中。 此时,英军的弹药存量已降至极低限,而不得不靠空投补给;给养不得不减

半发给,且仅够维持两日半之需。如果比军在一两个小时后投降,德军两线 大军则可全部转而攻击口袋中的英国远征军。

尽管戈特缺乏远见,但他还是根据英军和法军当时所处的危急情况, 敏锐地看到只有一个结局,即法军将被打垮,他应把尽可能多的英军撤回英

国。因为他对这一点看得十分清楚,所以他既没有与英国政府,也没有与盟 军最高司令部磋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