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页)

加上他天生的小心谨慎,促使他避免冒险。他不愿意让他

的装甲部队像过去那样乱七八糟地撞上隆美尔著名的防坦克屏护队。其次, 他认为第 8 集团军的训练状况还不够好。第 132 旅和第 50 皇家坦克团在截

断敌军退路时所遭受的严重伤亡,便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多尔曼一史密斯 在他 7 月间写的备忘录中评论说:“在第 8 集团军中,没有一支部队受过充

分的进攻作战训练。”而奥金莱克本人则在 7 月底用电报向伦敦报告说:“他

预计他的集团军在 9 月中旬以前不能进行进攻作战,需要进行相当大的改编 和新的训练。”再次,蒙哥马利决心在阿拉曼彻底打败隆美尔,但他准备等

到确有把握时才动手,而不愿意仓促行事。

实际上,英军不追击才是最令隆美尔伤脑筋的事。由于他既缺乏汽油, 又无制空权,便只有诱使英军离开阵地,才能实施有效打击。英军不追击,

使他的计划落空,气得他大骂英军为“猪仔”,说他们胆小怕事,不敢进攻。 由此可见蒙哥马利不准追击的命令是正确的。

在奥金莱克可能遭受失败的地方,蒙哥马利却获得了成功,这不能不 说明他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总起来看,蒙哥马利在这次战役中的指挥特点

主要表现在:一、他摆脱了英军沙漠作战的传统,在战役前对坦克进行了正 确的部署,在战役中对坦克实施了严格的控制;二、他认识到了制空权的重

要性,主动与空军合作,使陆军与空军为同一计划同心协力,紧密配合,在 整个战役中牢牢掌握了制空权;三、他大量使用火炮作为对敌人实施猛烈轰

炸的一种补充手段,给敌人造成更大伤亡。

在沙漠空军的协助下,蒙哥马利在阿拉姆哈勒法山着实教训了隆美尔 一顿,并使他对此教训铭记终生:“谁要是被迫同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的敌人

作战,即使他拥有最新式武器,也将像原始人同现代欧洲军队对阵一样,处 境十分艰难而绝无胜利的可能。”

阿拉姆哈勒法山这一战是蒙哥马利在一定作战条件下进行防御战的典 范,是阿拉曼进攻战役的必要准备。没有阿拉姆哈勒法战役,阿拉曼战役可 能不会那么成功。

尽管阿拉姆哈勒法山之战只是一次成功的防御作战,但其意义不可低 估。隆美尔当时的作战参谋冯·梅伦廷就在《坦克战》一书中把阿拉姆哈勒

法山之战描述为“沙漠战争的转折点,是各个前线一系列败仗中的第一个败 仗,预示了德国的战败”。

对英国来说,阿拉姆哈勒法山之战的胜利是北非沙漠传回的第一个捷 报,它预示着第 8 集团军将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战役结束后,蒙哥马利写

信给英国的友人说:“我与隆美尔的初次交锋是饶有兴味的。我幸好还有时 间收拾这个摊子,进行筹划,因而毫无困难地把他解决了。我感到我在这场

球赛中赢得了第一轮,这一轮是他发的球。下次该轮到我发球了,现在的比 分是一比零。”正是:首战告捷信心增,准备再战定乾坤。欲知后事如何, 请看下章分解。

第十二章 扭转乾坤

“轻步”不轻多鏖战,“增压”再把顽敌歼; 乘胜追击上千里,德军惨败乾坤转。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的胜利,犹如一针兴奋剂,使第 8 集团军的士气空

前高涨。9 月 7 日,战斗刚刚结束,蒙哥马利便总结出那次作战的经验教训, 一共 10 条。9 月 10 日,蒙哥马利向整个集团军发布训练指示——第

8 集团 军第一号训练备忘录,并且亲自监督所辖 3 个军进行训练。9 月 14 日,蒙

哥马利制定出代号为“轻步”的阿拉曼战役计划。 这个计划准备同时进攻敌人的两翼。由利斯指挥的第 30 军在北面主攻,

在敌防线与布雷地带打开两条走廊。由拉姆斯登指挥的第 10 军通过这些走 廊后,在敌供应线两侧的重要地带布下阵地,准备消灭隆美尔的装甲部队。

在南面由霍罗克斯指挥的第 13 军将攻入敌阵地,与第 7 装甲师联合行动, 把敌装甲部队吸引过来。这将有助于第 10 军在北方展开攻击。第 13

军不应 遭受严重伤亡,特别是第 7 装甲师必须保持“完好”,以便在完成向内陆突 进之后进行机动作战。蒙哥马利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