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故事

主要是参考了《史记》、《资治通鉴》、《汉书》、《战国策》这些史书,还有一些不正的史书,如蔡东藩的前汉演义,这个不太可信,清朝人写的。

这是真实的历史。好的历史书,如同讲故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评——汉朝那些事儿

坦白的说,我不喜欢看历史之类的书籍。因为这类书籍,历来都是由统治阶级指派专门的官吏书写的,客观真实性暂且不表,史书不管是纪传体或编年体,在我眼里,都是相当的枯燥和乏味。

但是,谁也无法否认,历史本身却是很精彩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人,发生过的事,实在是诡异乃至匪夷所思,无论是金戈铁马,还是儿女情长,不管是权,还是欲,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最精彩的小说。

值得庆幸的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与易中天说三国的火爆,似乎开创了写史书的一种新方法,史书不再枯燥无味地说教了。我发现,作者的也是学习借鉴了他们的写作手法,而且借鉴得很好。

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因为如果史书都这样写,谁还不想看呢?了解和喜爱历史的读者,也会越来越多——这其中也包括我。

所以,让我们看看本书的开篇:

秦朝的月亮,在秦朝还是秦朝的时候,就已经照到了汉朝的很多人,其中的一个人,后来建立了汉朝。这个人就是刘邦。

刘邦生在沛县。沛县在哪儿?在宋国,地儿不大,很著名,因为一个残暴国王-桀宋。幸亏地儿不大,否则倒霉的人就更多。

宋国国王的残暴给了别人一个很好的借口。就象今天萨达姆的统治伊拉克一样,就算他没招谁,没惹谁,还是被布什弄得满世界都以为911是他干的,直接出兵打吧,号称是申张正义。

在20世纪的今天,所谓文明社会尚且如此,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不打这样的暴君简直已经不合情理。

打吧,还不是一个人打,一堆人儿商量好了一块打。都谁啊?齐国、楚国、魏国都来了。反正是块蛋糕,能吃一口就吃一口。大家一起吃,避免吃不到的有意见。于是,几个大国就打着###暴君的名义,瓜分了宋国。

书的开头,作者就用通俗、幽默的手法,将这一段历史还原得清晰、深刻、活泼和有趣味,没有枯燥和乏味的陈述,让读者的兴致一下子就提了上来。

书的中篇,有这么一段:

吕老头开口说了:“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什么意思呢?他为什么自称臣呢?这是“臣”和后来所说的“臣”不太一样。在著名的诸葛亮所写的著名的《出师表》中有一句“臣本布衣”。诸葛亮所说的“臣”是现在我们认同的臣字的意思,但是在吕老头的话中,“臣”字是表示谦虚的意思,相当于“鄙人”。

从这一段文字,我觉得作者的历史和文字功底还是十分深厚的。甚至连每个字,每个词的用法,都是那么严谨,而且,这一段,颇有易中天品三国的味儿,我喜欢!

好了,说了是简评,再说就罗嗦了,用一首诗,作为本评的结尾:

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愁钉人来关月事,

得休休去且休休。

文/天堂的咖啡

20080520

书评——仁者王道

作者有大胆的选材,刘邦这个人物写的不少,精品也层出不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受怀王遣率兵西行,一路攻抚兼施,“所过毋得卤掠,秦民喜。”先诸侯至霸上,不杀秦王子婴,并宽容待之。进入咸阳皇宫,听樊哙、张良谏,努力克制自己,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反观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所过无不残破。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刘邦还定三秦,秦人支持拥护,在楚汉战争中,刘邦让萧何留守关中,建设巩固战略后方基地,汉军在前线兵马粮草无忧。这让我想起了歌曲《解放区的天》、想起了电影《车轮滚滚》,想起了郦食其说的话:“知天之天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