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住在那里的老人们都开始忙起来,生活杂事不需要他们自己动手,他们忙的是思索怎么给红包。

“老方!今年孙子辈的依旧不给吗?”隔壁有人开着窗户大声问。

陈设有些复古的屋子里,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坐在椅子上翻账单,同时大声回复:“不给!都多大的人了,我就算给,他们也好意思收?!”

“那就只给重孙和玄孙辈了!”隔壁那声音说道。

“重孙我都不想给了,一帮小兔崽子,没个争气的!”方老太爷哼声道。

坐在旁边的老太太闻言笑了笑。

“笑什么?那帮小子本就是那样!”方老太爷嘀咕。

老太太不语,她见老头嘴里说着“没个争气的”,但算账的时候却将每个孙辈都算到了,包括……包括明明安然无恙却十年未曾来看过他们的重孙方召。

想到那个因意外早逝的孙子和孙媳,再想想十年没见过的重孙,老太太笑意稍淡。听说那个重孙当年考了个不错的学校,去了齐安市,上大学前也没来看过他们,也不会知道,曾经他们两个老人在背地里帮过多少忙,为他挡了多少事。

也罢,不来就不来吧。新世纪亲情本就易淡,若不是他们两个老家伙都拿着大额退休金,恐怕每年纪念日来看他们的儿孙也不会多。

方老太爷一边算账,嘴里也闲不住,“方宇那小家伙,该服兵役了吧?”

老太太放下手中的书,摘下眼镜,缓缓道:“前些日子听说老三家的二小子在跑动。”

“啧。”方老太爷只是摇了摇头,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憋回去了,“没意思,算了,今年还是那样,看着顺眼的就多给点,不顺眼的就随意了。”

第69章 奇怪的重孙

方召暂时在二叔这边住下,白天去了他在延北市买的房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只是当做一个落脚的地方,八十来平米,一间卧室,一间工作室。收拾完之后,去陵园看了这具身体的父母。

在新世纪,普通民众的陵园,不能算是传统的陵园,而是一种公司形式。由于原主父母当时是因为意外爆炸,整栋楼都炸得不剩多少,存放在陵园的不是骨灰盒,而是原主父母生前的一些物品。

原主以前并不会回到延北市拜祭他父母,而是通过陵园所属公司的官方网站进行拜祭。拜祭同样需要预约排队,然后在一个划定的区域等候,将骨灰盒或者遗物存放盒从集中存放室移出来。相比起烈士陵园,这种公司式集中存放骨灰和遗物的陵园,显得比较拥挤。方召去的时候,陵园的人告诉他已经欠费一年,补完欠费,方召还一次性支付了十年的存放费。

新世纪不准许公众肆意安葬,都是集中在类似的陵园里,根据各人的经济条件和喜好选择不同的陵园公司,有些是政府出资办的陵园,有些是私人所办,原主父母所在的这个就是政府出资办理,虽然看起来并不那么奢华,但也比较人性化,欠费一年了没有将存放的遗物移出,除了一条通知讯息之位,并没有不断骚扰。

方家二叔说纪念日那天要一起去干休所看望老太爷,到时候还会带着方召见一见其他长辈,因为方家人的挽留,方召买了延北市的房子之后也没在那边住过。

方宇的事情解决,再加上方召回来,方家二叔每天脸上的笑就没停过,这让考试差点不及格的方启松了一口气。不过唯一让方二叔一家人觉得别扭的是,他们在方召面前总会不自觉带着些小心。倒不是方二叔因为方召弄兵役名额的事情,这虽然也占一定因素,但并不是全部原因。方二叔也说不明白那种感觉,就是不自觉就那么做了。

有时候方宇也觉得,方召看他的眼神与住楼上的老大爷挺像,像是看小辈、看小孩的眼神。以至于方宇在面对方召的时候,总是觉得矮一截,说话都带着些小心。

方宇分析了自己这种心态,可能就像他爹说的那样,有本事的人,总会在无形之中让人生出些敬意来。

方召也察觉到了这一家子的态度,但他一时也改不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装年轻人,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去将一个年轻人装得像。他会过来延北市,只是想来这个新世纪的城市看一看。六年没回来过,就算性情大变,认识的人也不会说什么。

纪念日这天,方召跟着方二叔一家人乘坐公共列车前往延北市郊的一个干休所。

干休所今天格外热闹。

因为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灭世之后人体素质的增强,平均寿命增加,于是,现在很多行业的退休年龄都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