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5页)

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

一谷周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晒干。

旧出宁州者第一,形细而黑,极坚实,顷无复有。今惟出益州,好者细削,皮青绿色,

谓之鸡骨升麻。北部间亦有,

形又虚大,黄色。建平间亦有,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妇根,不必尔。其形自相似,

气色非也。落新妇亦解毒,

取叶 作小儿汤浴,主惊忤。

卷第六

柴胡

内容:为君,味苦,平、微寒,无毒。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

新。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

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久服轻身,明

目,益精。一名地薰,一名

山菜,一名茹草,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生洪农川谷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得茯苓、桔梗、大黄、石膏、麻子仁、甘草、桂,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疗

烦满。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今出近道,状如前胡

蒿叶似邪蒿,春秋有白 ,长

四、五寸,香美可食,长安及河内并

有之。此柴胡疗伤寒第一用。

〔谨案〕茈是古柴字。《上林赋》云∶茈姜。及《尔雅》云∶

藐,茈草,并作茈字。且此草,根紫色,今太常用茈胡是也。又以木代系,相承呼为茈胡。

且检诸本草,无名此者。伤寒大小柴胡汤,最为痰气之要,若以芸蒿根为之,更作茨音,大

谬矣。

卷第六

防葵

内容:味辛、甘、苦,寒,无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

狂走,疗五脏虚气,小腹支

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鬼。

一名梨盖,一名房慈,一名

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

曝干。

北信断,今用建平间者,云本与野狼毒同根,犹如三建,今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沉尔,

而野狼毒陈久亦不能沉矣。

〔谨案〕此药上品,无毒,久服主邪气惊狂之患。其根叶似葵花

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采依时者,亦能沉水,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此

物亦稀有,襄阳、望楚、山

冻及兴州西方有之。其兴州采得,乃胜南者,为邻蜀土也。

卷第六

蓍实

内容:味苦、酸,平,无毒。主益气,充肌肤,明目,聪慧先知。久服不饥、不老、轻身。生

少室山谷。八月、九月采实,

晒干。

〔谨案〕此草,所在有之,以其茎为筮。陶误用楮实为之。《本经》云∶“味苦”。楮实

卷第六

内容:味苦,微寒、微温,无瘀。主五脏瘀血,腹中水气,胪胀留热,风寒湿痹,身体诸痛。

疗心下坚,膈中寒热,周痹,

妇人月水不通,消食,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食之神

仙。生雍州川谷,亦生上党及道旁。十月采实,阴干。

荆实、薏苡为之使。 状如蒿艾之类,近道处处有。《仙经》亦时用之,人家种此辟蛇

也。

卷第六

薏苡仁

内容:味甘,微寒,无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

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

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一名屋 ,一名起实,一名赣。生真定平泽及田野。

八月采实,采根无时。

真定县属常山郡,近道处处有,多生人家。交趾者子最大,彼土呼为杆珠。马援大取将

还,人谗以为珍珠也。实重

累者为良。用之取中仁。今小儿病蛔虫,取根煮汁糜食之甚香,而云蛔虫大效。

卷第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