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5页)

〔谨案〕菌桂,叶似柿叶,中有纵文三道,表衷无毛而光泽。牡桂叶长尺许,陶云小桂,

言其叶小者。陶引《经》云∶叶似柏叶,验之殊不相类,不知此言从何所出。今案桂有二种

,唯皮稍不同,若菌桂老皮坚板无肉,全不堪用。其小枝皮薄卷,乃二、三重者,或名菌桂

,或名筒桂。其牡桂嫩枝皮,名为肉桂,亦名桂枝。其老者,名牡桂,亦名木桂,得人参

等良。本是菌桂,剩出单桂条,陶为深误矣。

卷第十二

杜仲

内容:味辛、甘,平、温,无毒。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

便余沥。脚中酸疼痛,不欲

践地,久服轻身能老。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

山谷又上党及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

畏蛇蜕皮、玄参。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用出建平、宜都者,

状如浓朴,折之多白丝为佳。

用之薄削去上甲皮横理,切令丝断也。

卷第十二

枫香脂

内容:一名白胶香,味辛、苦,平,无毒。

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其树皮,味辛,平,有小毒,主水肿,下水气,煮汁用之。

所在大山皆有。

树高硕,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五月斫树为坎,十一月采脂。(新附)

卷第十二

干漆

内容:味辛,温,无毒、有毒。主绝伤,补中,续筋骨,填髓脑,安五脏,五缓六急,风寒湿

痹,疗咳嗽,消瘀血,痞结,

腰痛,女子疝瘕,利小肠,去蛔虫。生漆去长虫。久服轻身能老。生汉中川谷。夏至后采,

干之。

半夏为之使,畏鸡子,今又忌油脂。今梁州漆最胜,益州亦有,广州漆性急易燥。其诸

处漆桶上盖裹,自然有干者,

状如蜂房,孔孔隔者为佳。生漆毒烈,人以鸡子白和服之,去虫。犹有啮肠胃者,畏漆人乃

致死。外气亦能使身肉疮肿,

自别有疗法。仙方用蟹消之为水,炼

卷第十二

蔓荆实

内容:味苦、辛,微寒,平、温,无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

去白虫、长虫。主风头痛,

脑鸣,目泪出。益气,久服轻身能老。令人光泽,脂致,长须发。小

恶乌头、石膏。小荆即应是牡荆,牡荆子大于蔓荆子而反呼为小荆,恐或以树形为言。

复不知蔓荆树若高硕耳。

〔谨

案〕此荆子,今人呼为牡荆子者是也。其蔓荆子大,故呼牡荆子为小荆;实亦等者,言其功

舆蔓荆同也。蔓荆苗蔓生,

故名蔓荆。生水滨,叶似杏叶而细,茎

子为牡荆子也。

卷第十二

牡荆实

内容:味苦、温、无毒。主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生河间南阳宛朐山谷,或

平寿、都乡高堤岸上,牡荆

生田野。八月、九月采实,阴干。

得术、柏实、青葙共疗头风,防风为之使,恶石膏。河间、宛朐、平寿并在北,南阳在

西,论蔓荆,即应是今作杖

棰之荆,而复非见。其子殊细,正如小麻子,色青黄。荆子实小大

如乌豆大,正圆黑,仙术

多用牡荆,今人都无识之者。李当之《药录》乃注溲疏下云∶溲疏一名阳胪,一名牡荆,一

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有

节。子似枸杞子,赤色,味甘、苦,冬月熟,俗乃无识者。当此实是真,非人篱域阳胪也。

案如此说,溲

都不同,其形类乖异,恐乖实理。而仙方用牡荆,云能通神见鬼,非唯其实,

乃枝叶并好。又云有荆树,必枝枝相对,此是牡荆,有不对者,既非牡荆。既为父,则不应

有子。如此,并莫详虚实,须更博访,乃详之耳。

〔谨案〕此即作棰杖荆,是也。实细,

黑色,茎劲作树,不为蔓生,故称之为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