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2/4页)

大魔头,居然也肯下交。’”他们会进一步想到,如果张三丰肯下交殷天正,张翠山的短处就变成了长处,这意味着张翠山有天鹰教的势力作为外援,这对他主掌武当是很有帮助的,宋远桥的地位将再度不保。但是形势急转直下,不久各大门派趁张三丰寿筵逼迫武当,令张翠山自杀而死,这一潜在的矛盾没有激化就消泯了。张翠山虽然留下了儿子张无忌,但是年纪尚小,又得了绝症,不可能挑战宋远桥的地位。

经过张翠山自杀一事的刺激,又上少林被羞辱了一番,张三丰闭关修炼,不问世事,将掌门之位正式传给宋远桥,这样一来宋远桥事实上接掌了武当掌门,其地位已经是无可动摇,很快就摆明要把掌门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宋青书。张三丰闭关不出,宋氏父子掌握大权,虽然不能说是肆无忌惮,却也没多少顾忌。这时武当派的上下关系已经有了微妙的不同,以致在光明顶之役中,宋青书堂而皇之地以武当少掌门的身份出现,对殷梨亭等人发号施令。实际上宋远桥虽然是掌门,宋青书虽然有才干,但是他们忘记了,掌门废立,还是张三丰说了算的事情,真正的大权还在张三丰手上。张三丰本人不一定对宋青书反感,但是他对宋氏父子将掌门私相授受也微有不满,会想到只要自己一死,武当派就变成了宋家的私人产业,非宋远桥派系的其他各支很可能被排挤,这对武当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到了光明顶一战,张无忌成就大名,后来又救援武当,立下无人可及的功劳。形势顿时逆转,张三丰把张无忌当亲孙子一样看待,把太极拳太极剑等绝学倾囊相授,命他当少掌门大有可能。张无忌虽然当了明教教主,再当个武当掌门也很正常(旧版里甚至当了峨嵋掌门)。

而和张无忌关系比较亲密的,有小时候照顾过他的俞莲舟和他救过性命,且和明教结成亲家的殷梨亭。宋远桥和张松溪则相对和他关系较疏远。张无忌地位的飞升,也引起了武当内部关系的微妙变动,至少宋氏父子在武当的核心地位已经不存在了:武当远征光明顶的人马被赵敏智擒,宋远桥作为领导是要负相关责任的,张三丰肯定对此不满,和张无忌的立下奇功相比,反差更加明显。加上宋青书从全派的宠儿变成二流角色,往常还被少掌门身份约束的一些恶劣品质逐渐暴露出来,引发了和莫声谷的矛盾,结果导致宋氏势力的覆灭。

宋青书偷窥峨嵋派女生寝室,此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是丧德败行、玷污女侠清白,往小了说无非是去找周芷若走错了门,根本不用让别人知道。莫声谷发现后却上纲上线,要“清理门户”,本质上还是不满宋氏父子专权,长期积怨的爆发。想来他作为无权无势的小师叔,宋青书这个少掌门一直没把他放在眼里,让他受了不少气。宋青书无论如何是罪不至死的,莫声谷多半也不是想杀了他,而是要把他带回武当,当着所有人的面让宋元桥用门规处置,这样一来宋青书声败名裂,宋远桥也会大受打击。结果宋青书死活不回去,二人大打出手,莫声谷反而被宋青书所杀。

后来,此事被武当四侠知道,宋青书在武当派的政治生命也就断送。加上和陈友谅合谋谋害张三丰的事情,在任何门派都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叛逆大罪。此时武当派内部却出现了意味深长的分歧。一开始,武当四侠到山洞中,还没有发现莫声谷的尸体,宋远桥和张松溪却一搭一唱,莫名其妙地一定要安给张无忌罪名:

只听得宋远桥道:“七弟到北路寻觅无忌,似乎已找得了甚么线索,只是他在天津客店中匆匆留下的那八个字,却叫人猜想不透。”张松溪道: “‘门户有变,亟须清理。’咱们武当门下,难道还会出甚么败类不成?莫非无忌这孩子……”说到这里,便停了话头,语音中似暗藏深忧。殷梨亭道:“无忌这孩子决不会做甚么败坏门户之事,那是我信得过的。”张松溪道:“我是怕赵敏这妖女太过奸诈恶毒,无忌少年大血气方刚,惑于美色,别要似他爹爹一般,闹得身败名裂……”四人不再言语,都长叹了一声。

只听得宋远桥忽然颤声道:“四弟,我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疑窦,不便出口,若是没将出来,不免对不起咱们故世了的五弟。 ”张松溪缓缓的道:“大哥是否担心无忌会对七弟忽下毒手?”宋远桥不答。张无忌虽不见他身形,猜想他定是缓缓点了点头。

只听张松溪道:“无忌这孩儿本性淳厚,按理说是决计不会的。我只担心七弟脾气太过莽撞,若是逼得无忌急了,令他难于两全,再加上赵敏那妖女安排奸计,从中挑拨是非,那就……那就……唉,人心叵测,世事难于逆料,自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只盼无忌在大关头能把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