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晚膳 (第1/2页)

《冷面权相的白月光重生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原来这百味楼背后的东家当真是江衍。谢昭华还没多想,就被刘掌柜拥着进了兰字号包间。

甫一进门,盈盈淡香扑鼻而来,有机灵伶俐的清秀丫头斟茶,谢昭华落座后接过那青花缠枝的茶盏,不由得暗想怪不得薛济要约在这。

刘掌柜见东家用了茶,也没有传膳,许是要谈事,斟酌再三问道:“可是晚些时候再上菜?眼下方大厨还在,您常用的那几道菜他可亲自掌勺。就不知东家今日可还要添些旁的菜。”

话虽这样问,但东家一向都是不重口腹之欲,回回都是由同行的大人来点菜。

薛济念叨着百味楼的膳食好些时日了,更何况是方大厨亲自掌勺,当即不假思索的报出三样菜名:“再添道八宝酿鸭,佛手金卷,鸳鸯五珍烩。[1]”

谢昭华皱眉看他,都是百味楼的招牌硬菜,看来薛大人平日里没少惦记。只是这般吃,保不齐一顿下来胖个好几斤,岂不是不美。

被她这么一看,薛济原先挺直的背一下子就绷住了,他莫名地紧张起来,难道江相是怪他点的多了?

谢昭华别过眼,看向刘掌柜道:“往日我常点的都是哪几样菜?”

刘掌柜以为东家心血来潮考察他,连忙答道:“鸡髓笋,杏仁豆腐,糖醋荷藕,翡翠白玉汤。[2]”

除了第一道菜,其他的都是清一色素菜,难怪江衍他颀长挺拔,腰身清癯,原是吃素闹的。

谢昭华望向薛济的眼神中有几分悲悯同情,无声说了句,方才是我错怪你了,同江衍用膳当真是难为你了。

这般想着,她神色戚戚,像是豁出去了一般,左右如今肉不会长在她自个身上,大吃一顿又有何妨,于是谢昭华报出一连串的菜名:“这些都不要,换成炉焙鸡,胡桃肉炙腰,樱桃煎,酥炸金糕,龙井竹荪。[3]”

刘掌柜连连记下后吩咐腿脚快的小厮去后厨置办晚膳,只觉得东家今日点的菜都甚有水平,都是些难做的菜式。他走之前又问了句,“今日可是喝您常饮的竹叶青?”

谢昭华闻言蹙眉,这般清淡的酒水也就江衍那厮爱喝,谢昭华摇了摇头,很是豪气的说:“拿上陈年的秋露白。”

殊不知候在一旁的临渊诧异地抬起头,低声同他耳语:“郎君,您这酒量恐怕喝不得这般烈的酒。”

谢昭华满不在意,无妨,那是江衍,而她“宫中第一酒鬼”的称号又岂是浪得虚名。

待刘掌柜一行人和临渊退下后,谢昭华这才与薛济谈起正事,薛济被江相今日好生大气的错觉迷昏了头,望向他的眼中更加崇敬,“下官前些时日递给您的文书,不知您有何批示呢?”

谢昭华忆起他说的是户部账面亏空这事。眼下国库空虚,如今需得寻求解决之法。若依江衍的意思无非是征粮纳税,劝民农桑,各地州府为百姓提供春耕所需的口粮和粟米种子,采取铁犁牛耕的政策。

这道法子稳妥有效,能长久实施,可谢昭华心知淮南道和江南道富庶之地,贪官污吏横行,粮食种子到他们手里岂会分发给百姓。

况且这淮南还是那心怀不轨的庆阳王老巢,她岂会放过。算着前世的时日,淮南道那边的动静只怕不小,不过,倒也给了她可乘之机。

谢昭华一双乌溜溜的眼珠左右一转,心生一计,叫薛济附耳过来后告诉他淮南道富甲一方,其中猫腻不小。

户部侍郎显然也是聪明人,当下就明白丞相何意,直叹:“此计甚好,不知大人可有人选走一趟淮南。”

谢昭华不答反问:“薛老弟可有人举荐?”若她没记错,河东薛家擅经商,薛济这一支虽不是本家嫡系,但他手里人脉怕是不少。

果然,薛济嘿嘿笑了,“大人有所不知,刑部郎中谭诏是河东薛家二房外甥,自幼长在薛家。微臣并非任人唯亲,而是实在希望大人能够选贤举能。”

这般说,谢昭华便懂了,在商贾之家耳濡目染数些年,里面的弯弯绕绕想必很是清楚,又是刑部中人,帮户部办差足以避人耳目。

于是她点了点头,道:“明日早朝我会举荐他的。”

话音刚落,刘掌柜轻轻扣门,询问是否可以上菜,谢昭华自然应许。

推开门后,几位端着花梨木托盘的小二鱼贯而入,手脚麻利的将酒壶佳肴摆上了桌。刘掌柜知道东家的习惯,从不留人伺候。可谢昭华往日用膳都是婢女们精心布好的,没人布菜还有些不习惯,便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