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2/4页)

名的劝学诗啊。但是小黑鱼儿一个不大坐得住的学前儿童,他真的有资格用这首诗劝导李夏吗?

夏至扶额:“李夏,你跟老叔要共勉。”

不共勉似乎也不行,李夏瞧瞧夏至,又瞧瞧小黑鱼儿,考试的事情似乎变的小了:“我会努力的。”李夏有些夸张地表态。

这又将夏至和小黑鱼儿给逗笑了。

“比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更喜欢另外一首。”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夏至觉得这一首劝学诗的意境更好,也更加委婉,是她喜欢的调调。

李夏沉默着,乌黑的眼睛只看着夏至。

夏至微笑,她觉得这些劝学诗不仅仅是针对学生针对学业,对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是一样的。总之就是时光易逝,要珍惜时光,尽早努力。

就像夏老爷子常说的,人生一世不过草木一秋。生命短暂,真的没有时间给大家去纠结。那是最浪费生命的事。

“十六,你说的对。我念了这么多的书,竟还没有你想的明白。”李夏突然对夏至笑了笑,露出满口的整整齐齐的糯米牙来。

夏至打量了打量李夏:“凤凰儿少爷,我觉得你可能是缺乏劳动锻炼的缘故。”

“啥?”李夏不太明白。

“哈!”夏至打了个哈哈,不肯说了。

三个人就往外走。小黑鱼儿突然就问李夏:“李夏,你这小名挺有意思啊。谁给你起的,叫凤凰儿。”

“我们家老太爷。”李夏嘿嘿笑了两声,脸上有些别扭。他爹李山长和他娘成亲之后,好多年都没生养。直到他落生,不仅李山长和他娘特别高兴,他祖父李老太爷更是欢喜的合不拢嘴,抱着他仿佛就捧了个凤凰蛋似的。

这句话是李老太爷的一位老朋友,也就是李夏的外祖父说的。他老人家高兴的程度其实一点儿不比李老太爷少,但是看老朋友喜颠颠抱孙子的样子,他就忍不住要这么揶揄一句。

这两个老朋友凑到一处总是要相处揶揄一下的。但那一次李老太爷一反常态,没有跟老朋友顶牛拌嘴。他还干脆就顺着老朋友的话音,给李夏把小名儿给定下来了,就叫凤凰儿。

李夏被一家子宝贝的程度可想而知,那真是凤凰蛋的待遇。

他小时候对这个小名还很喜欢,长大懂事之后,反而闹气了别扭。只是这话不能给跟夏至说。

“我爷爷给起的。”李夏只告诉夏至和小黑鱼儿,“就跟你们乡下狗蛋狗剩一样一样的。”

才不一样好吗,夏至瞥了李夏一眼,觉得他是欺负小黑鱼儿乡下娃不知道凤凰。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生意

九月最后一天,求月票

***

李夏送夏至和小黑鱼儿回到西市街。这次他没进门,只说过两天会来看他们,然后就走了。夏至回到后院上房。夏大姑和珍珠已经回来了。

夏大姑就先问夏至,知道夏至已经跟夏秀才说好了,她就很高兴。“正好,我也请你二叔一家子今天来吃晚饭。”

“大姑,我二婶她们都没说啥吧?”夏至觑着夏大姑的脸色问。

夏大姑的脸色还不错,她微微笑了笑:“没说啥,她们能说啥啊。”原本她想着这次上门去见夏二叔和夏二婶,只怕还要受两人一番褒贬。但实际的情况比她料想的好的多。

也许是夏二叔昨天已经出够了气。也许是夏二婶这个人正想着要一门亲戚来往走动。虽然他们一开始的态度有些冷淡,但是渐渐地也就好了。夏二叔和夏二婶只是客气了一下,就答应今天一家子都过来。

夏至点了点头。夏二叔和夏二婶是有不少缺点,但都不是什么真正心狠手辣或者说心机深沉的人物。

说完了夏二叔和夏二婶,夏大姑又向夏至询问夏秀才的情况。夏至就将看到夏秀才自己洗衣裳的事情说了。

夏大姑就叹了一口气:“你爹为了省几个钱,自己过的很清苦。我说让他把衣裳拿过来我给他浆洗,他又不肯。”

一家子从上到下都过的紧巴巴的,为的是啥?要真是为了夏桥和小树儿念书科举,夏至也就认了。他两个兄弟以后考中个秀才举人的,她的身份也能水涨船高。

这个年代,身份还是很重要的。

可把钱都填进田家那个无底洞里,实在是没有意义。

“我爹自己也是不好意思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