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2/4页)

买了两领凉席。集市上有两种凉席卖,一种是草编的,一种则是竹子的,夏至征询了小黑鱼儿的意见,最后买了两领竹编的凉席。

草编的凉席更为柔软,但是竹编的凉席却更加结实也更为凉快。

这两领凉席就够铺半间屋子的炕了,足够两三个人睡的。

结果她们就有些拿不动了,还是摊主看她们都是小孩子,主动帮着将两领凉席给抗到卖箩筐的地方。

夏老六夫妻两个正在收摊子,看到夏至几个孩子买了这么多东西回来,都很是惊讶。夏老六帮着接了凉席放进车里,又帮着几个孩子把其他的东西也往车上搬。

夏老六媳妇就问夏至:“十六,咋买了这老些东西啊,看着像过年似的。”

“不多呀。”夏至笑,“刘嫂你数数,我们这是几家人。”

夏家已经分家了,再算上孙兰儿,正好是四家人。

夏老六媳妇就哈哈地笑。“十六,我看这东西大多数都是你买的。”

夏至嘻嘻一笑,就将话题岔开了。

回大兴庄的路上,夏老六媳妇就问起了大丫和二丫。

“十六,听说你~娘把俩娘家侄女都带来了,现在就住你家?”

“是啊。”对于这个话题,夏至自然不会表现的多热切。

但就算是她明显冷淡,也挡不住夏老六媳妇八卦的热情。

“那天秀才叔和婶子从靠山屯儿回来,好些人都看见了。……她们俩都比你大吧,看着跟你~娘不大像。……都定亲了没有啊?”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闻风而动

夏至有一种感觉。夏老六媳妇问了那么多,这最后一句才是她最想问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都没定亲。好像我姥他们的意思,是让我娘给她们找婆家。”夏至想了想,就说道。

这个消息,就算她不说,村子里的人也很快就会知道。她主动说出来,还能引导一下舆论。

“哎呦。”夏老六媳妇的目光就越发的热切了。这正是中老年妇女最热衷的话题啊。“这是好事啊。十六妹子,你这俩表姐想找啥样的婆家,有没有定啥条件啊?”

“也没定啥条件,就是想多要点儿彩礼。”夏至很简单地回答了一句,然后向夏老六媳妇递过去一个颇有深意,让她自己意会的眼神。

“哦……哦……哦。”夏老六媳妇连哦了三声,每一声的语气和神态都不相同。到最后,她已经露出了一个原来如此的眼神。

田氏这些跟公婆一家人的关系,以及她是怎样贴补娘家的,虽然夏家的人并没有向外面宣扬,但是时间久了,大兴庄的人也都知道了一个大概。现在夏至用这样的眼神,说出这样的一句话,夏老六媳妇消化了一下,就完全领会了田家嫁女的精神了。

田氏带回来的这两个侄女,可不是普通人家的闺女,那在田家就是两棵摇钱树。田家不是嫁女,而是想卖女啊。

而且,就算是能拿出足够的彩礼钱来娶了田家的大丫或者耳雅,只怕往后也要像夏秀才和田氏一样的贴补田家。

别说普通的庄户人家了,就是那富有的人家,也搁不住常年来月地去填那个无底洞啊。

夏老六媳妇叹了一口气:“咱们屯子,怕是没有啥合适的人家。”其实,田氏带了两个侄女回来,大兴庄还真有动心的人家。

不过那动心的人家看的并不是田家,而是夏家。如果娶了大丫或者二丫,那就跟夏家成了正经的亲戚了。夏家可是附近十里八村很有名望,且日子过的很好的人家,往后同住在大兴庄,亲戚之间相互都有个帮扶。

可按照夏至的说法,田家想要多多的彩礼,往后还要常年地搜刮,这可谁也受不了。

说了这句话,夏老六媳妇就不再提大丫和二丫了,而是主动地换了话题。

夏至很满意。她可以想象得到,等夏老六媳妇回到大兴庄,田家嫁女的真~相应该很快就会流传开来。大兴庄可就不会有人愿意跟田家做亲了,只怕临近的村镇也不会有人再打这样的主意。

真要同村,或者附近村镇的人家娶了大丫或者二丫,田和子都能想到往后的麻烦事。要是老实的,肯定会在背后埋怨夏家。要是遇到那厉害的,还可能闹到他们家来,让夏家的日子也不得消停。

夏至可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最好田氏在给大丫和二丫找婆家的时候处处受阻,然后没办法了,早点儿将大丫和二丫送回靠山屯儿去采好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