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2/4页)

田氏有事要问夏桥,觉得夏桥出去的时间太长了,就屋子里喊了夏桥一声。夏桥也没跟大丫说什么,他也不知道该跟大丫说什么,忙着就进了屋。

面对大儿子,田氏的态度还是很郑重的。她先告诉夏桥,李夏来串门看过她,还送了她一个点心匣子。

夏桥往柜上看了一眼,就哦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话。

“那匣子点心我打算给你姥和你姥爷。他们一年到头也吃不着啥,这种点心,他们一辈子都没吃过……”

夏桥觉得田氏不用解释的那么多,一匣子点心,他根本就不会计较。

然后,田氏才跟夏桥问起了李夏。因为吸取了刚才跟小树儿说话的教训,这次田氏问的很是拐弯抹角。但夏桥并不笨,很快就明白了田氏的用意。

“娘,李夏是咱们家的贵客。他是不是李山长的儿子,咱们家都是一样的招待。娘,人家是刚考中的秀才,是案首。”

田氏这才知道李夏已经是秀才了。

“他才多大啊,就考中秀才了!”田氏颇为赞叹。

“是不大,比我还小几个月呢。人家肯定也不能现在就定媳妇,以后要定,人家也得定门户相当的。”然后,夏桥就又说道。

“你跟我说这个是啥意思?”田氏的脸色有些发黑。

夏桥淡淡地看了田氏一眼:“娘,我没啥意思,就是实话实说。”

“合着你们大家伙都防着我是吧!”田氏瞪起眼睛来。

“不是那个意思。”夏桥的语气干巴巴的。

“不是那个意思,是啥意思?”田氏不依不饶。

“娘,你这样,大丫和二丫也不好受!”夏桥压低了声音说道。

大丫正挑帘子要往屋子里走,听见夏桥这一句,立刻就站住了。她的眼圈又红了红,手拄在门框上站了一会,就抹了抹眼睛往院子里去了。

夏三叔和夏桥磨了面回来,后院众人都非常高兴。夏至问李夏见没见过新磨的新麦子面,李夏只是笑,夏至就带他过来看。

夏老爷子正打开面袋子,查看里面的麦子面。他还抓了一把在手心里捻了捻,然后点点头,说这次的面磨的不错。

“特意跟他说的,让用最细的筛子。”夏三叔憨憨地笑道。

“咱晚上就用这个面包饺子!”夏至笑着说道。

大人们都笑着不说话,几个小的却都笑着高声应好。

**

当年的新米新面都特别好吃。(未完待续。)

第二三二章 邻里

争取加更,求月票

***

晚上是牛肉芹菜馅的饺子。夏老太太调的馅,非常鲜香。新麦面虽然没有夏至记忆中的精白面质地那么细白,但却很有劲道,而且还带着浓浓的新麦面的香。

包饺子的时候,夏老太太把夏三婶和腊月都叫过来帮忙了。不过到了晚饭吃饺子的时候,夏老太太就没叫夏三叔一家来。还是夏老爷子跟夏老太太说,好不容易包一顿饺子,而且看着还挺有富余的,让她给夏三叔,还有前院田氏那里都送一些,不是给大人的,而是给孩子们尝尝。

夏老太太自然没有异议,给夏三叔家还有前院都装了满满一大碗的饺子。小黑鱼儿跑去叫了夏林和小树儿来,把饺子给端走了。

然后,夏老太太当然也没有忘记给武老太太送了一碗饺子。

这饺子却是夏至亲自送过去的。武老太太知道夏家来了客人,就拉住夏至问长问短。夏至按照统一的口径回答的,武老太太听说来的是府城文山书院的学生,而且还是新鲜出炉的秀才,就十分替夏家高兴,同时她还有些好奇,跟夏至试探着问,她能不能去串门,看看李夏。

这是顾忌到李夏的身份,是读书人,武老太太怕贸然上门再冒犯了李夏。

夏至自然是笑着说没问题。

“虽然是读书人,他人可随和了,跟咱们没啥差别。”

武老太太很高兴,又拿篮子给夏至装了一篮子的香瓜让她拿回家,这才放她走了。

夏至回到夏家后院的时候,夏老太太已经摆好了饭桌。晌午那一顿是大家伙一块吃的,到了晚上这一顿,除了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和小黑鱼儿,唯一的陪客就是夏至。

夏老太太跟夏至说好了,李夏在这的时候,夏至都在后院吃。夏老太太背地里还跟夏三叔和夏三婶说了,让谁也别跟夏至比。不说别的,人家夏至把口粮都交给他们老两口掌管了。

其实这也是夏老太太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