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北龉莨ぷ鳎�费裘看嗡臀募�锍底佣家����抢铮���游赐O鹿��挥盟蹬鐾匪祷埃�土�蚋稣泻簦�费粢彩撬煽�蛋鸦右幌率郑�疃嘣俣运�σ桓觯�缓缶痛掖叶��恕�

“那时候,其实我们的年龄都是处于谈情说爱的高峰期,但是她也很理解我,让我们把感情稳稳地珍藏在了心里。或许就是这样特殊的情况,让我们的感情更加巩固了,彼此也在理解中更加懂得了对方。”欧阳说。

6个月的营部书记生涯,让欧阳着实在实践中又成长了一把,文化水平也渐渐提高了,工作经验也渐渐丰富了,后来直接从正排提到了正连,直接当了中队长。这一跳,其实是破格“空跳”,像跃山羊那样“嗖”地一下就跃过了“副连”直接跳到了连长,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连长,才25岁!

胜不骄,败不馁。当连长以后,凭借着欧阳谦虚上进、持续努力的表现,又成了唯一一个从25个中队挑选出来到十三中队的“佼佼者”,要知道这个中队是搞正规化建设的试点,是为全国武警做示范的一个中队。欧阳在部队宏图大展!

看来,来部队是来对了。用朋友们幽默友善的话说,就是从一个狗熊变成了英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第一个下海的军官(1)

欧阳要离开部队了!

这消息比1978年他在老家“花子要当兵去了”的消息,不知要令亲朋好友惊讶多少倍!也难以理解多少倍!

特别是,入伍17年、已是营职干部的他却自愿不要国家安排工作,成了广东武警第一个自谋职业的转业军官,而且,转业费只有区区6500元。

只读过4年半书,母亲地主出身、父亲有历史问题的欧阳祥山为参军入伍费尽周折,如果不是“粉碎四人帮”,他也许永远只能当一辈子空空如也的“花子”。

但人的命运就这么奇妙,“花子”当了兵,而且一到部队就青云直上,官至营级干部。

欧阳祥山是军队里一名优秀军官,他带出的连队为全军先进单位,那面总政治部授予的锦旗至今保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欧阳经常说,到了军队后,随着能力和意志的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发生了质的变化,思想境界的变化,又使他们在人的整体素质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中国军队的官兵百分之*十来自农村,他们多数与自己一样,最初的目的是想逃脱辛苦、贫穷和难有前途的农村环境,后来到了部队后他们受的锻炼与教育,使得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提高和发挥,追求进步和锤炼意志成了他们军旅生涯中的全部内容和根本收获。这样的人一批批地优胜劣汰着,能够提拔为干部的人成为军队的精英。这些人又在部队特殊的大熔炉里继续锻造,使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进一步升华和提高。一旦从军队转业到地方,便成了国家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栋梁。

如果有心的人做一次全面的调查统计,你会发现,今天撑握着党和国家重要权力的、在各条战线最活跃的那些精英里,许多人都具有军人的背景,而在经济界和文化界这种比例就更高。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从小吃过苦,即便当了大官他们仍然能吃苦——吃苦的概念其实包含着不断进取的韧劲。他们珍惜自己的每一点提高和进步,所以又格外地期望更大的提高与进步。

而就在战友们十分羡慕地看着欧阳祥山在仕途上飞黄腾达时,突然听说他向政治部机关送了一份“转业申请报告”!真是始料未及!

从渴望以参军、当官、升迁为途径改变人生命运,到突然放弃飞黄腾达的仕途,毅然离开军营,而且他一不做、二不休地来了个彻底不要任何单位和组织的扶助“下海”,并沉到底的入海。欧阳是疯了?还是政治信仰发生了变化?

他说:“不是,我什么都没变,也没有疯。”

但欧阳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后来回忆1994年离开部队的那一刻时,依然带着那份切肤的恋军之情,他心里极其复杂,在填转业志愿书时,怎么也下不了手。最后还是在志愿栏里写下了千钧重笔——

第一志愿,不要组织安排!

第二志愿,还是不要组织安排!

写完这两个志愿,欧阳的眼泪一下子哗哗地流了出来。“我知道,从脱军装的那天起,我又将回到从前的那个渴望有顿饱饭吃的穷人地位……”

他不可思议地成了广东省第一个自谋职业的转业军官!

这是不可思议的选择。我不明白,也许读者更不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