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从南京运回一条小军犬,成本在2000元左右,回到深圳驯养一番,可以卖到一万多元,甚至几万元、几十万元,利润十分可观。然而,再好的生意一到欧阳这儿,似乎都是生不逢时,他干什么,后面准有人给他堵路。山坡上的狗场,是他用石块废砖经过8个昼夜垒成的。当欧阳费尽力气将十几条军犬刚从南京运回,一日,忽听徐队长惊慌失措地告诉他:政府成立了“打狗队”,严禁一切私人养狗场开设。

“这这……这可怎么办?”欧阳一听,如同晴天霹雳。

“我也不知怎么办。总之得赶紧出手,能弄回几个钱就算几个呗!”

说得轻巧!欧阳沮丧万分地颓然而坐,身后那群等食的小军犬则得意地冲他“汪汪汪”地欢叫。

“叫什么?再叫老子全宰了你们!”欧阳对着小军犬怒吼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车缘结情缘,好人命该如此(1)

那几日,深圳“打狗队”的勇士们,开着警车,每天出没在大街小巷,弄得整个深圳一时间有些鸡犬不宁。其实真正惊恐的倒并非狗崽,而是那些养狗的人。深圳狗多,是因为这个新兴的城市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后,确实使不少人富了起来。人一富担心的事就多了,而这个时候市民们经常从媒体和同事的嘴里听到一些很吓人的凶杀之类的案件,通常这类要命的恶性案件都是入室抢劫。后来还出现了多起有人在大街上明目张胆地持刀杀人……干坏事的人是少数,却让多数市民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养狗防身护室成了深圳市富人一时竞相仿效的事。狗,就是这么多起来的,并且多得叫人烦而无奈。

有人养狗,就会有人做起卖狗的生意。都说南方人会做生意,其实像深圳那样的外地打工者占多半人口的新兴城市,每一种生活和社会现象的出现,必然会引诱无数寻求生存的人的从商念头。狗业的兴旺,便是数以万计生活与社会新现象催发的一种生意经。欧阳事后经常自个儿发笑:在武警部队干了这么多年,咋就不多拐个弯,想一想养狗卖狗早晚得受到政府和治安的严厉管制呢!还真没有想过,欧阳自嘲道:人一穷,真的就会丧失一些基本的判断能力。

“打狗队”的出现,让欧阳的情绪跌入最低谷。他甚至怀疑自己天生就比不上深圳这块地盘上的生意人。

走!走得远远的!一连几日,欧阳驾着那辆前阵子购置的人货两用车,毫无目的地奔走在远离深圳的广州番禺、佛山的九江镇和东莞的新塘镇之间。其实了解欧阳的人都知道,在他离开部队后的每一个日子里,即使是闭上眼睛的夜晚,他欧阳也没有停止过一分钟的思考和观察。有同行对他做过这样一个评价:欧阳祥山比任何一只精明的狼都精明,别人睡着时,他醒着;别人醒着时,他已准备出击;别人以为他睡着时,他正在寻求新的出击目标。

此次的广州番禺、佛山的九江、东莞的新塘之行,欧阳真正的目的肯定也是在搜猎目标,只是“打狗队”疯狂地追击他的养狗场后,令他十分郁闷的心情添加了某种焦躁。但我们也许已经发现他的一个特点:再苦闷再挫折时,一旦与车子相伴,欧阳就会变得心畅万分。花2000元购来的“神鹰”给欧阳离开军营后的生活带来过不少快活和惬意,尽管比起从身边飞驰而过的一辆辆“皇冠”和“奔驰”逊色与寒酸,可加大马力后的飞速车轮,仍然使欧阳感到一种刺激和威风。

欧阳骨子里渴望自己也能有辆像样的车子。不是有人说在深圳,一个人有没有身份,看一下他的车子就行了。为此,欧阳发过誓:一旦有钱,就买辆“皇冠”的官车。体体面面地驰骋于生意场和生活里,这是欧阳走出军营后渴求在公众场合仍然保持自我军官形象的最大心愿。然而这个心愿在他初入商界时,几乎不敢去想。正式划入他名下的第一辆车是欧阳驾驶的这辆人货两用车,这也是他的“银山公司”第一份“固定资产”。别小看了这辆走起路来“吱嘎”乱叫的车子,欧阳正是靠这辆车子联结了通向财富之路和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征途。

人生的机遇常常很奇妙,欧阳的人生真是由无数传奇和妙遇联结而成的。

还在他办纸箱厂时,因为送货运物的需要,他不得不花几万元到广州的番禺旧车市场购置了这辆人货两用车。养狗场失意后,欧阳一时对深圳产生了倦意,便驾着他的人货两用车重新回到广州番禺的旧车市场,这回他不是想买车,而是想卖车——把已经没有了拉送货物之需的两用车卖掉。

第十一章 车缘结情缘,好人命该如此(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