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签字的那一天晚上,一路提拔欧阳成长起来的支队长何发菊、政委甘德华一再强调:“你办这件事我们还是很放心,你一定要全力以赴,要为部队争气,要干利索些。”但欧阳瞅着1350万的数目,心头很不是滋味:250万哪!首长您轻飘飘的一句话,等于要了我欧阳半条命啊!而在此时此刻,欧阳十分清楚他现在必须装成见过世面的“大老板”,绝不能因这“区区250万”流露出半点小气。部队领导很高兴的是他们仍然看到欧阳的脸上是笑眯眯的坦然,还有他嘴里不停说着的话:“感谢首长!感谢战友对我的关照!”

第十四章 “秘密军事行动”(1)

“银湖山庄”的项目毫无疑问地已经划入欧阳的名下。现在欧阳是名副其实的“开发商”了。按说他很不容易夺下了标的,该高兴高兴吧。可欧阳笑不出来。

首先是按照与部队签订的合同,欧阳第一笔付出的就是250万元。

欧阳此刻口袋里有多少呢?总共加在一起,大约500万元。不是听樊迎朝说过,干房地产有300万元可以干3000万元的活吗?可在实际操作时,欧阳才慢慢体会到他口袋里即便是有500万元,真要干5000万元的房地产项目,险情实在太多了!第一次操作,欧阳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资本运营,只感到原来玩房地产陷阱一个接一个……

不要说土地的招标价与实际合同谈下的价钱有几百万的差距,这对于欧阳来说相当于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差距,就说他眼下这个“银湖山庄”,除了前期准备的费用,还有必不可少的工程款、营销款等等费用,加在一起怎么着也得准备上千万元才能转得动呀!工程未动,欧阳已经付出首笔地价250万——也就是说他的口袋里空了一半。再把施工等费用初算一下,至少还得七八百万!钱在哪儿?死抠也总得有500万的资金缺口。怎么办呢?

欧阳拿着合同回家的那一天,他跟妻子俩人对坐着,长吁短叹,想不出一个解决办法——合同签订后,每拖一天,等于将上吊的绳索朝自己的脖子上套紧一圈。没有钱,工程无法开工。找人借钱干,谁借你?妻子插了一句话:听说人家搞房地产的都是银行贷的款。欧阳立即否决了:那银行是国家开的,它贷你款,你得有等值的可以抵押的不动产。我们家有啥?除了你我和一个孩子外,有啥可以抵押呀?

“要不把这地转让出去算了!”妻子有些打退堂鼓。

欧阳又坚决否定:“合同签了,而且比标价高出了二三百万,我卖给谁?再说,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在折腾这事,到手的地我再不干,这辈子还有出息吗?战友们不笑死我?不行,还得干下去!”

“那等着把我们全家人一起赔进去?”妻子十分担忧。

“别说晦气话了!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欧阳感到自己的家里特别郁闷,便带上一包烟,独自出了门。

大街上,人来车往,谁也没注意马路边的一块水泥砖上坐着一个打肿脸充胖子的小老板欧阳祥山正在那儿抽着闷烟……

这一夜,欧阳着急,而一直等候在家的妻子比他还要着急。本分且开朗的她,十多年来,跟着欧阳不知吃了多少苦,尤其是欧阳从部队转业后,长期漂泊在外,做妻子的她,自己患有严重胃病,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拉扯幼小的女儿。但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最后,干脆起床,站在窗前,静静地守望着欧阳离去的方向。

这一天的晚上风特别大,站在窗前的妻子被冻得浑身发凉,可她依然一动不动,下定决心要等丈夫回来……可天亮时,欧阳还没回来,于是妻子急得到处打电话,还是找不着人。最后,终于接到了欧阳自己打来的电话,说他在七支队。

“你还有心思上战友那里闲聊?”妻子有些生气了,以为丈夫去找老战友下象棋去了呢!

“都什么时候了,你说我哪有心思找战友吃干饭呀?”欧阳沙哑着嗓子告诉妻子,“你不想想,我们的那块地不是在七支队嘛!我不上七支队还能上哪儿?告诉你吧,我终于有了解决资金缺口的办法,就是利用预售的时间差并采取集团购买的方式来解决。” 。。

第十四章 “秘密军事行动”(2)

原来如此。妻子终于缓了口气,她知道自己丈夫跑到七支队是为了“我们的那块地”去了——自合同签订之日起,欧阳夫妇俩在家时经常称“银湖山庄”的工地是“我们的那块地”,这种说法应该也算正确。

“我们的那块地”现在让欧阳发愁死了。时值11月份,按欧阳的计划这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