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4页)

还没有算上很多额外市场的收益,10月的时候几部作品如果能如预期一样大火的话,公司的纯利润虽然只有3000万,但公司的市值绝对能超过3亿,转手卖了就能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欧阳诺哑然一笑:“这个……不是这个意思……经过一年的锻炼,公司的凝聚力,品牌效应,市场口碑,业内影响力,员工经验等等,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才是最珍贵的资产!比如你,到时候会成为一个成熟的财务管理人员,身价不知道会增加多少倍。”

张毅疑惑地问道:“我认为这些都可以通过数据衡量啊,我所说的公司市值包含了你所说的这些东西,如果我的经验再丰富一些,我现在就可以推断出海外版权费和DVD收益等等……”

欧阳诺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或许就是理科生的偏执吧,他们渴望把一切能动的东西都转换为数学模型。但也不能说这么做就是不对的,谁知道顶尖的科学家最后能不能做出宇宙的终极模型呢,从大爆炸的那一刻开始推算,也许所有事都是一定会出现的,直到宇宙毁灭。

“总之,每个月的活钱大概有4000万对吧?”欧阳诺决定不再与张毅理论,他们两个人的观点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实现手段不同罢了。

“是的,现在看来会这样,但如果这三部作品有第二季后续的话会好很多,到时候我就要重新算了。”

“谢谢你,这个数字对我很重要。”欧阳诺拍了拍张毅的肩膀,算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作为一个理论金融人员,你能在几个月之间完全控制好公司的资本运作,我佩服你。”

张毅这才如释重负地笑道:“这段时间真的很累,不过也很爽,其实我在公司运作里也会用到很多理论知识,比如这个模型方程式就很有意思……你看……”

欧阳诺不好扫了张毅的兴致,只要强壮兴致勃勃地听着张毅讲了一串不知所云的公式。总之,他对于张毅是放心,对公司也放心了,下面要想的就是,这4000万到底怎么用。

0105 寻找剧本(上)

()从现在的形势看来,尾田荣一郎的创作激情还在,《ONEPIECE》足一直都在,但好剧本是可够动画组忙的了,这方面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而影视组这边,5月份会进入休整期,专业人员遇不可求的,欧阳诺现在也还没有打算走流水线生产的意思,精品路线不打算改变。而音乐方面的发展还需要更多资本与业内影响力的累积,现今制作出符合《ONEPIECE》水准的主题曲和配乐就已经是公司音乐制作实力的极限了。

为了打破资本累积速度缓慢的僵局,AM需要一部小投资,高收益,高质量的作品。

这基本不用想了,电影无疑。

只要不是过于吹毛求疵,电影的拍摄周期完全可以控制在3个月内,而其爆炸性的收益绝对是电视作品无法相比的。

与其每个月收那一两千万的版权费,电影一口气赚个几亿几十亿都不在话下。

但在这里又有问题,小成本的电影最依赖的是剧本,这种独具个性与艺术水准的剧本比出色的电视剧本更加难求,现在唯一可行靠谱的方法就是,找小说改编。

欧阳诺能记起的出色的小说改编电影的事例屈指可数。

《哈利波特》、《指环王》、《达芬奇密码》……

可这些都是大投资的制作,更是建立在欧美文化氛围的基础上,完全不适于当今的AM。现在唯一可取的就是日本本土出产的小说,类似于《凉宫春日》的那种,但又不能像凉宫春日那样虚幻缥缈。

于是,欧阳诺在全公司的范围内开始征询适合电影化的小说。

一周之内,欧阳诺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小说,都是公司职员从家里带来的,他们都很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品改变成电影,还是自己公司拍摄的。

这件事不好拜托别人,欧阳诺只得亲自操刀,把10年要看的小说用一周看完了。

当然,大多数小说他只是随便翻了翻,此时日本的新派小说浪潮还没有完全掀起,类似《凉宫春日》或者《十二国记》这些出色的,新时代的小说都要等到几年后才会问世。

职员们提交上来的这些题材多为严肃一类,文学性较强,思想比较复杂,欧阳诺虽然也很喜欢这类作品,但他们毕竟都太小众了,拍出来“叫好”容易,但“叫做”实在很难。

他没有忘记自己现在的身份,虽然他追求艺术,但更多的还是商人。

在欧阳诺就快要放弃的时候,一本黑色封面,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