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果然,能源公司很快就有了新的突破。45年4月16日,仙女能源公司和国内一家国有大型能源公司合作,突破重重关卡,最终夺得了南极洲某处能源矿区的标权,该矿藏极为丰富,是迄今为止南极洲上可供开采的富矿之一,据说可以排在前三位,由于南极洲属于国际公有,所以各国政府都拥有一定的矿藏权力;该矿区的竞标金额最终为4000亿元人民币,也在各矿区中排在前三位,其中仙女能源分3年支付其中的2400亿,占有了60%的矿产并拥有合作公司的主导权,凭借这一点儿,她就在瓜分南极洲的公司名单上占据了显赫地位,甚至超过了一些寡头!9月3日,仙女能源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二分大单也拿到了手,同样是在南极洲,总额为3200亿元人民币的排名该地区第六位的矿区,被她以50%的份额与印度的一家大型能源公司合谋成功,虽然不享有该合作公司的主导权,但也是第二次进入了这个地区,稳居“南极洲能源大鳄”的三甲之列,这马上让某些国际能源寡头忧心忡忡。让他们不舒服的还在后面,10月份,南中国海海洋能源深度开发项目启动,而大家都知道主持这次合作开发的正是仙女能源,她占有高达65%的份额,合作伙伴中既有国内的一家大型公司(占有20%),又有巴西的一家大型能源公司(占有15%的股份),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8000亿人民币,当然,为了争得这个项目,仙女能源要在未来的4年内掏出5200亿元(这些钱大部分给了ZG政府)。接连的大型投资,让她一举成为战后投资额最多的能源公司之一,稳居全球能源公司的前三位,当然,发展前景也非常可观,项目有了,合作伙伴也已经找到了……就等着在未来的全球博弈中领航了!

仙女筹建银行,这件事的影响非常深远,远远超过了能源公司本身,初看起来有些出人意料,然而仔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不管怎么说,这也成为了一个事实。

仙女的富有、强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而随着自筹银行的实现,人们又在她的战车上发现了众多的合作伙伴,对于这些合作伙伴的能量,没有一个人表示丝毫的怀疑!仙女在44年10月8日筹建了自己的银行,确切地说是李氏家族,银行的全名是“仙女与西星联合银行”,而社会上更愿意称之为“李氏银行”。从名字上来看,这个银行与两个公司相关,但实际上,西星公司并不占有股份,仙女拥有其中的80%,并由她来控股管理,对于这一点儿,人们丝毫不惊诧,因为这两家公司都由李氏家族独家拥有,只是“自己的称呼”而已,自然仙女也确实比西星更有条件实施管理和监督的职能。这一次人们的关注,并不仅仅是银行的创建本身,还在于这家银行其他的一些股东,因为这些股东的来历个个非同寻常。李氏家族一改其原有的作风,不再全资拥有银行股份,虽然也占有了绝大多数的80%,投资额也高达4000亿元人民币。说起这些股东们,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可以说个个都是大家伙,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合同出资350个亿,占有其中7%的股份,中国银行合同出资200亿,占有其中4%的股份,印度斯坦银行出资250亿,占有了5%的股份,德意志银行出资200亿,“认购了”其余的股份,份额与中国银行相同。这四大银行是什么身份,在国际金融界是什么地位,稍有些金融知识的人都很清楚,而有了这四家世界级大银行参股的李氏银行,想不在国际上引起瞩目都不可能!

李氏银行的任何一个股东,都令人不敢轻视,尤其是这几家小股东,全部位于世界大银行的前50之列,其中的三个还是仙女公司参股的,他们无不在各自的区域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这四家银行的股份都不超过10%,联合起来也不过20%而已,显得微不足道,然而份额虽小,却并不表示他们的作用轻微。谁能肯定这些银行究竟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但是有一点儿是肯定的,从此以后“强大的李氏家族”在商界和其他方面将不会处于孤立无援、四面遭受围攻的窘况了,利益使得仙女和这四家银行及其背后的投资公司牵上了线,甚至捆绑在了一起!同时,仅仅是能够找到这些合作伙伴的事件本身,就已经让某些人甚为难受了,如此低的资金份额,仙女又怎么说服这些银行呢?仙女的能量再次显示在世人的眼前,不经意间出现了仙女与三大银行互相持股的局面,利益联系更加紧密,难道,一个以仙女为核心的银行团呼之欲出?

也许,人们能够理解中国的两大银行和印度斯坦银行参股的原因,毕竟仙女在这些公司都拥有较多的股份,是他们的重要股东,影响也比较大,凭借这些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