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竹青却道:“古时没有的事,现在就不能有吗?我们要在战场上去磨练出真本事,将来找木家堡报仇雪恨!”

刘若风摇头道:“青姐,你这样说,我就更不敢收你们了。”

众姐妹齐问:“为什么?”

刘若风大声说:“因为,木家堡的人马现在也在义军旗下啊!”

众女面面相觑,顿时无言。半晌,竹青道:“既然如此,我们暂且不提复仇之事,等到胜利之后,再慢慢和他们算帐!”众女附和:“对!这仇一定要报,只是现在先放一放!”

刘若风连连摇头加摇手:“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马芸插话道:“竹青姐,他不会同意让你们去冒险的,你们就别难为他了。”

竹青在马芸耳边小声说:“芸妹妹,你是心疼他了吧?”马芸扭过脸去。

二凤叫道:“马姑娘,你不也是女子吗?你能上阵杀敌,我们也能!”

“二凤,你有人家马姑娘的本事吗?”有人激了二凤一句。

二凤气恼地叫道:“谁说我没有本事?咱们来比一比!”

又有人调侃说:“二凤,要比你和马姑娘比呀!”这话引来许多人一阵哄笑。

二凤无奈,转对竹青道:“小姐,刘公子不收咱们,咱们找朱公子去!”

竹青等人要留刘若风、马芸吃晚饭,刘若风推说军务繁忙,与马芸离开。

刘若风确实繁忙。义军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首先分遣队伍攻打成都近郊各县,或克或降,不到半月,已占据包括绵州以西、朱提以南的十余座城池。百姓、士卒纷纷来投,义军迅速壮大到约九万人。——不过实话实说,乌合之众占了大半啊。

东征军、北征军由原先计划的一万人分别增加至两万人。十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东征军、北征军先后出征。

这些军事行动虽然主要是由大都督朱勋及厉特在调度,但刘若风也常常参与计议。这期间,不少士人贤达前来谒见刘若风,为他献计出策。刘若风自然知道,从历史上看,初兴之邦,总会有人来投,或为一展抱负,或为投机钻营,真假皆有,须用心辨察。

刘若风住在以前的州衙里。一日,南郡名士申高进见。此人四十多岁,面貌清爽,高帽宽袍,隐然有仙风。

刘若风行礼、赐座,恭谨地道:“久闻先生之名,今日一见,果是高士!然我等大业初创,内外困扰,先生何以教我?”

申高微笑而对曰:“当今之世,晋王无道,同室操戈,外臣纷争,国困民贫,强夷环视,已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少主是汉室后裔,起而代晋,可谓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宏图大业,当指日可定!于内,应优礼士人,广致贤才,修明法度,严明奖罚;于外,应轻徭薄赋,施惠于民,联合夷蛮,共伐无道;策略上,应先固川中,肃清西南,徐图北进,逐鹿中原。如此,何愁复汉之业不成乎?”

刘若风赞道:“好!先生以前作过什么官职?”

“回少主,草民曾作过乌县县丞。”

刘若风立即委任申高为尚书侍郎。

申高谢恩退下后,马芸问道:“风哥,申高真的说得好么?我觉得,这个人只是夸夸其谈罢了。”

刘若风道:“申高虽有些夸夸其谈,却也说得不错,只是他所说的都是一些较为显明的道理,他不说,我也能想到。”

马芸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还夸他说得‘好’呢?”

刘若风笑道:“呵呵!芸妹,你不是叫我学习揣摩帝王之术吗?我以为,帝王术之一,就是要让臣属觉得他对你很重要,他才会为你卖力。所以,当他的见解与你相同,甚至不如你时,你也要肯定他,采纳他的意见,使他觉得被尊重,得到内心的一种满足。”

马芸惊诧地望着他:“风哥,你……你太阴险了吧?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刘若风笑道:“呵,这怎么能叫阴险?这叫智谋。”

又一次,刘若风和马芸从外面回来,刚刚坐定,便见大模大样走进一人。此人年约三十左右,身长不足五尺,鼻塌嘴阔,长着两只“对对眼”,梳长发,穿短褂,一副怪样!

这人自己在刘若风对面坐下,大嘞嘞地问:“你就是大汉少主?”

刘若风也不愠怒,拱手道:“正是!敢问先生大名?”

“说来你也不知。我蛰居山泽之中,向来不问世事,不求功名。我本名贾宏,熟悉我的几个朋友送我一个外号,叫‘赛卧龙’,哈哈。皆因我贾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