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扇≌庑┐胧┒际俏从瓿耒阎�啤�13兵团这几个军到辽南,颇为合适。必须把能战斗的部队放到前沿。当时整个东北只有一个42军在搞生产,13兵团必须尽快开赴东北,抓紧进行战前训练,再不能拖延。于是,毛泽东在一页信笺上龙飞凤舞地批示:

荣臻同志:

本日会议决议事项同意。请即按此执行。原件存我处。

毛泽东7月7日24时后来的事实证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早早地在东北投下的13兵团这一枚棋子,对以后扭转朝鲜战局起了关键的作用。7月13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动员的号角就此吹响,解放军历史上空前的南北大运兵开始了!

一切都按照总参的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在千里铁道线上,兵车嶙嶙,穿梭不息,几十万大军不分昼夜从全国各地同时向东北进军。

最先动起来的是位于广州市东山的15兵团总部,邓华的15兵团机关与黄永胜13兵团机关对换,率领原13兵团的3个军迅即开往东北,并改番号为13兵团。原13兵团3个军也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38军号称四野的”天下第一纵“,40军则是赫赫有名的”旋风纵队“,39军也是善打硬仗的精锐之师。在解放战争中,这三支劲旅从东北打到海南岛,令国民党军闻风丧胆,被民间俗称为”*三只虎“,此时,这支具有光荣战斗传统的王牌部队又增加了年轻的42军,更是如虎添翼。

40军不久前创造了”木船渡海解放海南岛“的奇迹,正从海南岛撤回,在前往广州的急行军路上,接到了开赴东北的命令。于是,40军指战员火速从广州坐火车经武昌向东北进发。

38军、39军正在河南大搞生产,一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景象,甚至已将部分装备改成了农具,由于长时间未充分训练,有的炮筒里麻雀都做了窝。此时接到命令,很快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做好准备,分别从信阳、漯河上火车,日夜不停一路绿灯地向鸭绿江边奔去。

此时,又出现了几个意外情况,在东北边防军的领导之中,粟裕将军因身患重病,在青岛疗养不能到职,萧劲光任刚刚组建的海军司令员,工作上离不开,萧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主持总政日常工作,也分不开身。因此,这三位边防军主要负责人都不能到职视事。7月23日,军委决定东北边防军归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指挥,李聚奎改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军委对第13兵团的领导也进行了加强和调整。

7月19日,中央军委再次颁布命令,正式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方(解沛然)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

25日,中央军委决定,北上兵团仍然使用第13兵团番号,并升任第40军军长韩先楚为第13兵团副司令员。此时,邓华又想到了被广东军区留下任副司令的洪学智,这位共事多年的老战友不在身边,他老觉得是一个缺憾。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毛泽东决断出兵朝鲜(3)

于是,邓华找老领导*帮忙,把由广州来北京中央军委请示工作的洪学智留在兵团。到了8月,根据邓华的请求和*的建议,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洪学智为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至此,第13兵团的主官和指挥机构配备在高层的精心筹划下宣告完成。这一北上兵团指挥机构汇集了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等久经百战的名将,不仅使边防军部队的战前准备得到了切实保证,而且为志愿军出国作战后,在紧急情况下,以第13兵团部为基础组建志愿军总部奠定了基础。

1950年8月,朝鲜战事正酣,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直逼洛东江,”联合国军“龟缩到釜山防御圈,胜利的天平似乎倾斜到人民军这边。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仍保持冷静的头脑。当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开会,分析研究朝鲜局势,并做好迎接战争的准备。

”朝鲜战争有短打、长打、大打、原子弹打等几种可能。“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他要军委电告高岗,要东北边防军加紧准备,一定要在8月底,最迟不得超过9月底做好一切战备工作。他提醒说:”不要事到临头来不及哟!“8月中旬以后,朝鲜的形势已经变得不可乐观。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人民军和”联合国军“在朝鲜东南隅的洛东江形成僵持局面,美军在大批轰炸机的掩护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