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普世价值〃?但是,只要把时间局限了,〃普世〃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面对这个被局限的提问,换成更容易接受的概念,放弃宗教化的〃普世〃,改用世俗化的〃普遍〃,我认为,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价值〃的确存在,这个〃普遍价值〃排除时间因素外,它的确跨空间地存在。人类承认它的存在,需要它的存在,认为它应该存在。这个〃普遍价值〃就包括不能杀人、不能奸淫、不能偷盗等普遍道德内容,但它依然是相对的。它来自对人类几千年文明成果的总结,它承认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在其中寻找具有共通性的内容,最终能够被大家普遍认可。

基督教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圣经》却宣称它和宇宙同在。基督教为了表示自己永远正确,经常混淆时间概念。因此,在人类文明共通的〃普遍价值〃中,基督教应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基督教却认为,自己就是人类〃普世价值〃的全部。而现代流行的〃普世价值观〃,恰恰延续了基督教的这一本质。出于类似基督教〃创世说〃的思维习惯,启蒙思想产生了一个与归纳总结相反的方法:面对人类现实,假设一个普遍公理,创造一个新概念,推演一套新理论,然后将它规定为大家必须接受的〃普世价值〃。比方说,有人崇拜*,如果按照历史归纳总结的方式,寻找人类共通的〃普遍价值〃,应该不包含现代*制度。但是,崇拜*的人便制造了一个包含*的、全新的〃普世价值〃。这种人为制造〃普世价值〃的方法,首先与〃普世〃的概念就不符,其次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强力推广。这种情形如同宗教,〃普世价值〃新宗教出现后,便开始传教,不接受的,都是异教徒。启蒙运动虽然强烈反对宗教,但是,事实上它并没有彻底摆脱长期形成的宗教思维意识,它把上帝造人的概念稍微改了改,换汤不换药地变成〃自然神论〃,从而得出〃人人生而自由〃之类的抽象概念,制造了一个〃*、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新宗教。如果我们接受进化论的科学观点,就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绝对的〃普世价值〃不存在,不管是教会的,还是启蒙运动形成的,人类社会只有相对的〃普遍价值〃。

*是伴随着主权国家的现代意识而产生的。强大的国家主权要求每个公民为国家服务,于是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下,便产生了*的现代要求。法国作家吉尔·德拉瓦诺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准确。他指出,作为*最高体现的*制,普遍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原因是国家要求公民服兵役。打仗就可能为国捐躯,就是要求每个男人为国家做出最大的牺牲,于是,〃*制得以在欧洲全面推行,一个男人,一杆枪,一张选票〃。吉尔·德拉瓦诺著,《民族与民族主义》,三联书店,第78页。在*制之前,西方的*都有财产限制,也就是说,有钱才有*。*制取消了以前对于*权利的财产资格要求,放宽了年龄条件(18岁以上的男性,能够扛枪即可)。原因很简单:国家要求这些男人不分年龄、财产等差别,都要为国家做出生命的最大牺牲。将要面临死亡的男人们,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当然会提出一点要求,于是,国家在给了他们一杆枪的同时,又给了他们一张选票。这倒真的应验了一句话……*是用生命换来的。

有人把*简化解释为〃主权在民〃,这个解释比较准确。西方文明把国家主权变成牟利的最大权利,这个权利主体下的公民,自然会要求对于主权的分享,这就是*的实质。从这个角度说,没有强大的国家主权,就没有*的要求,由此,把*当成古往今来的〃普世价值〃内容之一,毫无道理。因为,强大的国家主权意识,完全是近代的产物。国家主权消亡了,*政体也就不需要存在了。为了消亡或弱化不断制造冲突的国家主权,超主权的〃普遍价值〃的存在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超主权的〃普遍价值〃包括*的话,这个*只能是全人类的*才有〃普世〃的意义。一个国家内部的*被规定为〃普世〃的,往往会伤害其他国家。从理论出发,联合国的*当比美国的国内*或其他任何国家的内部*更具有〃普世〃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是〃普世〃的,我可以要求去美国享受*权利吗?印度穷人可以要求自由移民(*之一)去美国享受*权利吗?既然*是〃普世〃的,为何还要明确划分你我?

“普世价值”不过是一个“行业标准”(1)

微软制定了软件业的行业标准,全世界的IT软件和硬件都要按这个标准来做,谁是老大,谁就拥有行业标准的解释权。〃普世价值〃是由西方制定的,中国要打破西方价值观的垄断,必须另起炉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