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2/4页)

三千火枪兵进京的消息后,他立时就意识到十四爷无恙,在羡慕隆科多之余,他留意到天津的饥民流民无人赈济,便大胆的动用天津海关的税银四处采买粮食,广开粥棚赈济灾民,此举,大大稳定了天津的秩序。 此次举办兵演和献俘,天津各大小官员为了讨康熙欢心,银子花的如泼水一般,又穷于应付驻扎天津的各路人马,各衙门都是河落海干根本无力赈济满城的灾民,见海善伸手赈济灾民,一众官员都是大松了一口气对海善和海关都是好评如潮。。81zw。 康熙就驻跸一亩园,对天津的大小事情自然是了若指掌,对海善亦甚为赞赏,立刻便召见了他,待其请安跪下后,便问道:“赈济灾民一事,是你自己的主意?” 这种好事,自然是要把老十四推上前的,也好要银子不是,况且跟着老十四比跟着康熙有前途这笔帐,海善还是算的清楚的,他立时就毫不犹豫的回道:“回皇阿,赈济灾民是十四爷让人传话的,奴才不过是尊令而行。” 老十四的手面可没你那么小,康熙心里暗忖却也不点破,微微颌首道:“天津此次可谓是天灾**,损失惨重,老十四在天津要大动土木,这赈济天津的事就交由他负责,觏是朝廷赈济,便要面面俱到,无家可归的要妥善安置,有伤的要尽量医治,毁坏的城墙、房舍亦要尽快重建。” “喳,奴才尊旨。”海善躬身回道。 “跪安吧。”康熙含笑瞅了他一眼,道:“朕回京后,另有恩旨。” 还有恩旨!海善心里一喜,忙沉住气道:“谢皇上恩赏,奴才告退。” 海善一退出,武格便禀报道:“禀皇上,李德全在外觐见。” 恩,李德全没事?康熙眉头微微一扬,道:“传他进来。” 康熙失踪的这些天,李德全可说是六神无主,象无头苍蝇似的四处打探消息,康熙若是没了,他这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一听康熙在一亩园现身,他立刻就带了一大帮宫女太监赶了过来。 一进门,李德全便窥探了康熙一眼,见他神色如常,立刻跪下哽咽着道:“恭喜皇上,遇难成祥,洪福齐天!” “有你这样子恭喜的?”康熙笑骂了一句,道:“起来侍侯着,砌壶茶来。”这些天在海军,一应饮食,他极不习惯,为防走漏消息,却一直未吭声。 “喳。奴才这就让人去准备。”李德全躬身退了下去,心里却是暗骂,海军这群天杀的,竟然连壶好茶也没有? 康熙却接着召见了直隶巡抚赵弘燮,天津总兵杜呈泗,对这二人,他却是没了好脸色,天赵弘燮身为直隶巡抚居然两天时间内,没见有丝毫安置、赈济津灾民的举措,若不是海善出面赈济,怕是要酿成民变。 待二人请安后,康熙才道:“赵弘燮,你这几日忙忙碌碌,所为何事?” 赵弘燮系熙朝名将赵良栋次子,一等子爵,捐官出身,历任知县,同知,天津道,山东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直隶巡抚,官声尚好,堪称能吏,得知康熙一直就在一亩园,他心里已是大感不妙。(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 听闻康熙如此问话,赵弘燮心里更是慌乱,忙叩头回道:“回皇上,太子兵马一路破坏驿道,沉船堵塞运河河道,此时正值漕运繁忙,微臣恐误了漕运大事,数日来一直忙于疏通河道,修复驿道。 天津地震,灾民遍野,微臣苦于无银可调,未及时赈济,罪责难逃,求皇上从重治罪。” 一听赵弘燮在忙于疏通河道,修复驿道,并坦承无银可调,康熙便沉吟不语,漕运确是大事,漕运在天津受阻,他同样是难逃责罚,这几日天津、北京都人心惶惶,他也确实难以调拨到银钱略微沉吟,康熙才问道:“河道疏通,驿道修复,进展如何?” 一听康熙转问此事赵弘燮暗地里长松了一口气,忙叩头回道:“回皇上,已经全部疏通,修复。” 康熙微微颌首,略微沉吟才道:“事有轻急缓从,天津地震,灾民遍野嗷嗷待哺,你既无力赈济,又不知变通,险些酿成大变,身为封疆大吏,实属不该,着革职留任,协助皇十四子胤祯赈济■善后天津一应事务。另·就地截拨漕粮十万石用于赈济灾民, 一听革职留任,赵弘燮心里一沉,这处分可就重了·不过有十四爷帮着赈济天津灾民,这职位想必捞的回来,他忙叩谢道:“微臣谢皇上隆恩。” 康熙移目看向天津总兵杜呈泗,原本召见他是欲调派兵丁疏通河道,却未料到赵弘燮已将河道疏通了,沉吟片刻,他才道:“天津地震,城内外一片混乱,你部兵丁日夜巡查,防范未然·称得上当差勤慎、驭兵有律,目前滞留天津的灾民、流民不少,不可稍有懈怠,须始终如一,严防生变。” 当差勤慎、驭兵有律是八旗武官的考核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