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2/4页)

断,皆是登府亲自致谢来的,胤祯亦自知今时不同往日,明知这些人都是前来拉关系套近乎的,却不得不耐住性子打起精神一一接待。【叶*子】【悠*悠】 足足忙了一天半,才逐渐消停下来,眼看日头已经偏西,胤祯正欲到后面院去歇息一下,不料,却是闻报九阿哥胤独自上门来访,他不由微微楞了一下,老九怎得独自过来了?略想了想,便起身迎了出去。 在二门迎到老九之后,二人一路寒暄着进了书房,进屋落座之后,胤便道:“十四弟这两日不停的见人谈话,想是疲累已极,九哥也不废话,此番前来,乃是转达八哥的善意,八哥说了,愿为十四弟的磨刀石,只是两党合作、合流的事情,还望十四弟慎重一.时日一长,皇阿玛怕是难以容忍十四弟一党独大,这不仅是触及皇权,而且是严重的威胁皇权。”将老八的原话转述了一番之后,他又补充道:“最后,八哥说尊重你的决定,原本昨日就要过来的,但见十四弟繁忙无比,这才等到今日。” 胤祯听了却是半晌无语,这话表面听来,是处处为他考虑,实则却是提醒自己要留下余地·一党独大,触及皇权、危及皇权的事情,自己岂能想不到?八哥无非是为他自己找个借口而已,今日让老九独自前来·亦是为了留下余地。 想到这里,他不由暗叹一声●哥苦心经营这么多年,要他一遭放手,何其难也,记忆中哥亦是再三遇挫犹未肯罢休,直到毙鹰之事出后,康熙说出断绝父子之情的话之后,他才大病一场,几乎因此而送命,可见他对储位有多么的执着。 看来,自己还是太心急了一点,忽略了八哥感受小看了八哥的坚韧,要想让八哥死心,得一步一步来逐步分化拉拢八党成员,目前这情形,康熙怕是不会再过分的打击八哥,这事也得从中撮合一下。 见老十四迟迟未做声,胤颇觉诧异,迟疑着问道:“十四弟难道有疑虑?” 胤祯微微一笑,却是反问道:“九哥是如何看的?” 胤没料及老十四竟然反问自己,不由一楞,稍一犹豫,才道:“我亦觉的八哥所说甚为有理经太子兵变一事,皇阿玛的防范之心愈重,实难再轻易相信一众兄弟,十四弟虽说眼下极受信任,但时日一长,却是殊为难料十四党与八党合作要甚于合流。” 合作也好,合流也罢,在康熙眼里有多大的分别?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胤祯不屑的想到,不过,跟八哥他们闹翻,却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所谓的合作,亦不过是八哥做出的一个姿态,为的是对八党官具、宗亲有一个交代,这面子暂时还的给,待他挖空了八党的墙角,再看八哥是何反应?不愁他不就范! 想到这里,胤祯含笑道:“八哥、九哥所虑甚是,这事暂且就依八哥所说的。” 一听胤祯同意了,胤亦是颇为欣喜,忙小心的问道:“那十四弟所说的漕运一事一.” “皇阿玛回京,我便会在皇阿玛面前力举八哥整改漕运。”胤祯轻笑道:“九哥放心,十四言出如山,对自家兄弟更不会玩阴的。” 听的胤祯言语带刺,胤讪笑道:“那是,谁不知道十四弟最是重情重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四兄弟若非是重情重义之人亦不可能走到一起。”胤祯借题发挥道:“十弟憨直,素无心机,九哥长袖善舞,擅于聚财,偏好新奇之物,八哥人称贤王,不仅善于聚集人心,亦不失坚直果毅,我们四兄弟若能同心同德,定然能够开创出亘古未有之大局面。” 说到这里,胤祯话题一转,问道:“九哥知道我是如何说服太子甘愿投降吗?” 胤从未想到老十四竟然还有如此大的雄心,开创出亘古未有之大局面,就是康熙,创下了诺大的基业,也不曾敢如此夸口,老十四还真是野心勃勃,突然听的他主动提到太子投降的事,不由好奇心大起,这事他和八哥等人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太子有七千之众,无论如何也能逃出去,却为何被老十四鼓动的欢欢喜喜的降了? 他忙回道:“此事,九哥至今未想明白,十四弟是如何做到的?” “当然是许诺给他足够的好处。”胤祯含笑说道:“南洋边上有块大陆,足有半个大清的疆域大小,而且气候适宜,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堪比江南,我许诺推荐太子带叛兵去征服。” 半个大清疆域大小的江南!胤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急急说道:“十四弟是诓骗他的?” “自然不是,太子岂是如此好诓骗的?”胤祯微微摇头。 胤登时就瞪着眼问道:“南洋边上果真有那么大的大陆?” “足足勘察了一年,确实是,而且上面多是未开化的土著。”胤祯慢悠悠的说道:“我准备大量迁移蒙古人和汉人过去开发。” 胤失声道:“那里距离大清如此遥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