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 (第2/4页)

个船主个个精似鬼,对于航线的价值,他可以说比这些个船主更清楚,只要大清不亡国,这些航线的价值就无法估算,每一条航线,就意味着垄断一地的商品价格,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七年时间转运移民值多少银子?胤祯可不想白菜价将航线专营的经营权拍卖出去,他只是想以此来调动所有海商船主的积极性,警告他们不得妄行。

待的一众人表态进入尾声,胤祯才站起身,双手伸出虚按了按,大厅中立时就鸦雀无声,他朗声道:“诸位的爱国热情,实让本王欣慰,朝廷是保护你们私有财产的,不是肆意侵吞盘剥你们的,诸位好意,本王心领了,转运粮饷军需、澳洲移民,本王坚决付钱,不让诸位亏本。对于爱国商人,南洋及海外各个贸易点航线的整顿、分配上,本王会优先考虑。”

一听胤祯不接受他们破家为国的请求,一众船主皆是暗暗心惊,恂王爷的帐算的比他们还精,不知道日后一条航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不过,经此一幕,谁也不敢再抬价了,胤祯后面一句话说的可是够清楚了,爱国的能够优先考虑航线分配,何谓爱国?自然是支持恂王爷了,不仅价格要公道,而且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过,为了那一条条航线,不忍也得忍。

张元隆稍微楞了下,便已明白胤祯看不上这仨瓜俩枣的,这各条航线特定是要大卖了,特别是澳洲和波斯、大食的航线,绝对是天价,他不由暗暗咋舌,恂王爷这眼光也太狠了,不过,如此一来,中小船主却是多了一条活路,大可以合股购买航线,而且再也不用担心被打压、强占,海商船主们,这次怕是要破财了。

二月初一日,康熙圣旨到达上海,授施世骠绥远大将军,统领大清皇家海军南洋舰队远征欧洲,并迁升武格、衍德二人为总兵,刘知生、林卫、付安定、富翰,德尔诨五人为副将,下面将领也是递迁一级。

胤祯也未想到,才隔大半年,康熙竟然再次大规模迁升海军战将,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远征在即,迁升将领,一则可以激励士气,提振军心,二则,也是实际需要,远征军二万余兵马,除了个主帅,其余尽皆参将以下,实在有些于理不合。

不过,这道圣旨一传出,再次引起朝野上下一片震动,上海更是为之沸腾,朝廷对海军的倚重,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年时间不到,海军将领已是一迁再迁,竟然由白身而迁至总兵、副将,多少将领苦熬一辈子,也熬不到这个品级。

更让人眼红嫉妒的是,海军将领个个都年轻的不象话,迁升的七个主要将领,年纪最大的衍德也才二十五岁,最小的林卫才二十三岁,特别是刘知生、林卫、付安定三个毫无身份背景的富家子弟,短短三年时间,就由白身而晋升至从二品的副将。

消息一传开,大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道有多少富家子弟、大家子弟甚至还有不少官宦子弟嚷嚷着要投笔从戎,参加海军,读一辈子书,未必能中举,更别说进士了,再说即便做了进士又如何?要爬到二品大员,不知道要苦熬多少年?没见京城的那些朝中大臣个个都是白胡子?

回过头来,再看看海军,三年时间,由布衣而至副将,这再打几仗下来,那铁定要封侯的,读书,做文官,有几个能够封侯的?读书还有什么用?不如乘着海军发展的黄金时期,去撞撞大运,几年下来,弄个五、六品的顶戴,那也比窝在家在读书强上无数倍。

大家子弟如此,小户人家子弟、农家子弟更是趋之若骛,哪怕是八、九品的职务,那也是官身,跟升斗小民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别,大清上下,再次掀起了一股参加海军的热潮。

胤祯当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立刻就传令各地‘四大恒’分号,四处张贴告示,天津、上海海军学院春季扩招,广州海军学院亦马上成立,同样是招一万学员。

二月初五,胤祯、胤禛、胤祥、施世骠率领上海海军学院一万二千余新兵及使节团南下噶罗巴。

………【第434章 再遇郑尽心】………

天津港在二月底便将解冻,澳洲大移民在二月底就将正式启动,进入二月,整个上海都忙碌起来,皇十四子恂亲王胤祯的整个澳洲移民计划中,上海起着中途转运的作用,这压力自然也是最大的,做为中转总调度的完颜海锋和负责临时安置移民的上海知县查嗣庭二人一天到晚都忙的脚不沾地。

船支调度、临时安置住房,移民的粮食、生产必须品的供应,疫病的检查防治等桩桩件件大小事情,都不能有丝毫疏忽,完颜海锋、查嗣庭二人每日都是四处奔走,见不完的人,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