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2/4页)

稍有好转,奴才担心此句可能引起旗人的抵制。”

一听这话,张鹏翮立刻沉声驳斥道:“不然,随着海军、禁卫新军的快速壮大,大清海外和本土的疆域大幅扩张在即,兵额官缺都将成倍增长,岂会出现僧多粥少之局面?”

“运青这话不错。看事情不能仅仅只着眼当前,必须立足长远。”贞武微微点了点头,道:“旗人是大清的根本,随着大清疆域的扩张,旗人的数量自然也要随之增长,如今美洲封国正逐步扩张,非洲分封也已提上日程,八旗兵力如今已然太过薄弱,必须大力加强。朕如今是嫌八旗人口太少。”

“皇上。”王掞紧跟着道:“满汉不通婚虽无明文规定,却也是约定成俗,且历经六十余年之久。可谓是深入人心,骤然倡议,微臣恐难以见效,再则,旗人地位优越,婚嫁又素来讲究门当户对,即便朝廷鼓励,微臣亦忧心难以推行。”

“这有何难?加大鼓励力度便是。”贞武微微一笑,道:“上行下效。不独官场如此,民间亦是如此,满汉通婚,朕自当以身作则,另则。汉女嫁与满人者,抬入夫家旗籍,旗女嫁与民人者,夫婿子女皆抬入相应各旗的汉军旗。”

张鹏翮、马齐五人听的都是一呆,这才是大手笔!也亏得这主子敢想。如此一来,旗人女子身价立时百倍,什么门当户对都将被弃如敝履,汉人官员缙绅士子百姓都会以迎娶旗人女子为荣,旗人数量立刻就会暴增!

马齐不由暗暗心喜,贞武此举,果然是要将汉人大力融入满州,如此一来,大清江山可谓稳如磐石!张鹏翮却是暗暗心折,贞武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如此大规模的联姻,不出十数年,便可彻底消除满汉之争,同时,也一网打尽天下精英,端的是好手段!

嵩祝这时却躬身道:“皇上,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旗人暴增,必然引发众多的问题,奴才窃以为,考虑周全之后,再行颁告天下为宜。”

贞武瞥了他一眼,微微皱了皱眉头,满汉大规模通婚,当然会引起连锁反应,这他如何不知?考虑周全?哪要等道何年何月?满汉通婚不仅眼下是安抚汉官的最好法子,也是破除八旗制度的良方,不容拖延扯皮,一拖延,必然是夜长梦多,此事必须快刀斩乱麻。

微一沉吟,他便道:“旗人激增,最大的弊端是难以解决生计问题,其他皆为次要,目前,旗人的生计根本不成问题,而且眼下也急需扩大旗人数量,不论是美洲、非洲、海军、禁卫新军,眼下都极缺人手,倡议满汉通婚一事,无须再议,明日便着京报刊发出去。”

见贞武态度如此坚决,马齐生怕嵩祝不知进退,忙躬身道:“皇上英明睿圣,圣虑深远,实乃大清百官之福,天下万民之福。”

马齐一开口,张鹏翮也紧跟着道:“皇上圣明,满汉一体,满汉联姻,不仅可以彻底消除满汉之争,亦可尽揽天下英才,收尽天下人心,实是上利社稷,下利官绅士民之善举。”

两人这一开口称颂,其他三人哪里还敢有异议,即便是异议也不得不憋在肚里,只得跟着躬身称颂。

衍圣公孔毓圻恰在这时躬身入殿,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孔毓圻乃是孔子第六十七代嫡长孙,康熙六年袭封衍圣公。九年授光禄大夫,十五年晋阶太子少师,衍圣公爵位虽然品秩只是二品,但其地位却是十分尊崇,朝见时,位列在一品内阁大臣之上。

顺治三年,顺治在太仆寺街赐了一座‘衍圣公府’,自此,历任衍圣公在每年的春秋丁祭之后,都会在京师居住一段时间,今春北方数省干旱,山东亦然,孔毓圻忙完春祭之后,便进了京师。

不过,他虽然地位尊崇,却是从不过问朝政,贞武突然召见,令他一直颇为纳闷,不知是何原因,进入殿内,他飞快的瞥了一眼,见一众上书房大臣俱在,心里不由更觉诧异,当下也不敢多想,忙叩首道:“微臣孔毓圻恭请皇上圣安。”

到的这时,张鹏翮、马齐等人也都揣摩出贞武召见衍圣公孔毓圻的目的了,都不由暗赞这主子心思慎密,孔家不仅地位尊崇,而且世代公爵,延绵不绝,即便是公主下嫁,也不辱没,而皇室与孔家联姻,这个率先垂范的号召力堪称巨大,天下的官绅士民必然争相仿效。

见孔毓圻起身后前行几步准备跪奏,贞武才含笑道:“免礼,赐座,赏茶。”

听闻赐座赏茶,孔毓圻不由瞥了一眼躬身肃立的五位上书房大臣,微微犹豫,才谢恩落座。

高进喜却是瞅准机会,躬身进来,禀报道:“启禀皇上,辅国公塞勒、奉国将军增寿、户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