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我本欲将尚书令予徐风雷!奈何……(3/5)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显德殿内。

李世民望着躬身作揖的杜如晦,笑道:

“克明,你是觉得我忽略了听明,所以特地来提醒我的吗?”

杜如晦摇了摇头。

“臣不敢。”

他沉声道,

“臣确实认为中枢需要更多的能臣共同处理政务,包括三省六部九寺,也该由能臣领政。”

“自武德二年以来,陛下倦怠政务,任人唯亲,以至于朝廷都是自由散漫,许多人忝居高位,尸位素餐。”

“如今新朝将立,当有新朝气象,应该将那些无能之辈革除,换上能员干吏,如此一来,朝廷才能上行下效,焕然一新。”

李世民点了点头。

“你的见解很对,我的确也有这样的打算。”

他感慨道,

“父皇给我留下了许多难题啊!有些人其实我早就看不惯了,只是无权干涉而已。”

“今时不同往日,朝廷不养闲人,不该让无能者滥竽充数!”

杜如晦闻言,再度下拜。

“殿下圣明。”

他道,

“故而,像徐风雷、长孙无忌这样久经考验的天策府旧臣,依臣愚见,也应当让他们担任实职,以完备朝廷。”

“特别是徐风雷,论才干皆在我等之上,殿下若不重用他,实在是朝廷的巨大损失!”

“哈哈哈……”李世民听完杜如晦的话,忽然放声大笑。

他起身下了台阶,似笑非笑的道:

“克明啊,你说这话,是出于私心,还是出于公心呐?”

杜如晦脸色微微一僵。

“二者皆有。”

他没有掩藏,坦然道,

“出于私心,大先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当为他说话。”

“出于公心,朝廷也需要这样的智能之士,不该雪藏。”

啪!啪!啪!

“好,好。”

李世民拍掌笑道,

“不愧是你,够坦率!”

“那你认为,以徐风雷的才能,当选为何职啊?”

一旁的长孙无垢屏退了奴婢太监,于殿边偷听。

对于这档子事儿,她其实也挺关心的,甚至都忍不住想说两句。

但前几天刚说过“后宫不得干政”,她总不能打脸吧?过问官员的任用,这可是严重的干政!

除非二凤问她……

但他又不问。

如今总算是有人来呛第一声了!

“臣不敢妄言。”

杜如晦谨慎的回应道,

“不过无论如何,也应当在三省六部中选一长官任职,并可参豫政事。”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

“工部尚书,如何?”他忽的道。

“啊?”杜如晦一愣,皱眉道,“工部?掌管建筑工事的工部?这……恐怕有些屈才了吧?”

他迟疑道:

“历朝历代,工部都不算什么重要部门。”

“吏部、礼部、户部、兵部都在其上,甚至刑部的地位都高于工部……”

“您打发大先生去工部,臣实在是有些不解。”

杜如晦用上了“打发”这个词儿,显然是不满,而且是尤为不满。

殿下这分明是敷衍搪塞么!

如今政务如此繁多,你不给个三省的长官也就算了,竟然要把大先生打发去这样一个边缘衙门?!

啥意思?

真就刻薄寡恩呗!

“是啊,我也不解啊。”

李世民挠了挠发髻,从桌上取出一封折子来,递给了杜如晦,道,

“但听明他一心想去工部供职,你说他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杜如晦接过奏疏一看。

而后——

他沉默了。

“实话告诉你吧,听明和辅机两人,于我而言有特殊的意义,都尤为重要。”

李世民缓缓道,

“但正是因为重要,他们又颇具才能,调任起来才要慎重又慎重。”

“自我兼领尚书令以来,此职便无人能任,一直都是我兼着,但我不可能永远都兼领尚书令,很快,我就要放下这挑担子。”

“但将其交给谁,谁能胜任?”

“辅机和听明,都是我心中的人选。”

杜如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