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生会的工作里面来了,从校学生会的一个普通干事到重要人员,到现在的副主席。姚远自身,自然是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从内心深处来说,姚远是希望这个计划成功的,可是,这个计划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在姚远看来,完全不是一个普通学生可以实施的。

坐直了身体,姚远开口了:“主席,计划好是好,可是,这么庞大的计划,大学生运动会,参与人数至少上千人,比赛的场地、项目、住宿以及各种费用。从哪里来,这些可都是一个难题啊。”

蔡忠良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问题。可是。这一切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这个想法,敢不敢去想。这才是根本。”

说到这里,蔡忠良神秘的笑了一下,敲了敲桌子道:“各位,提醒大家一下,今年可是国际大学生运动会举行的年份。”

随着蔡忠良的话音落下,所有学生干部都沉思起来,国际大学生运动会?这和现在的计划有什么关系么?

………【第21章 得到支持】………

作为前任的体育部部长,学生会副主席周镇海是很清楚的,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原本是全世界所有大学生的一个运动盛会。隶属于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管辖,和举办。每两年举行一次。最早叫国际大学生运动会,之后改名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简称大运会。

我国早在五九年第一次国际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候就参加过其中的部分田径项目。后来国内动乱,中止参加比赛,到75年我国再次被接纳成为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成员之后,77年再次参加。今年正是大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年,举办地点在美国的法布罗。

按照大运会的规则,大运会只接纳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不超过两年的运动员参加,年龄跨度限制在17-28岁。

与其他国家大部分运动员为实实在在的大学生不同。我国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国家级的专业运动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国家队或是各个省队的队员。

虽然这些运动员事实上也是各个大学的大学生,年龄也是正规的年龄。可是。大家心知肚明,这让我国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现在来看,蔡忠良的这个计划,明显就是趁着这个大运会来的。如果真能够造成影响。甚至有起到改善我国在国际上的体育形象的作用。而作为这次事件的最初策划者,获得的利益无疑也是巨大的。

想到这里,周镇海心中有些狂喜起来。沉吟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道:“我觉得蔡主席的这个想法很好,不过,完全只是有我们学生会来实施的话,恐怕也会有难度,主席,你看是不是分两方面进行?”

蔡忠良点了点头,对于周镇海和姚远的表现,蔡忠良很满意,这两个人都是很会做人的。第一次开会,都时刻在维护自己的威信,再加上有张凯在下面的支持,尽管自己只是刚刚上任。可在学生会却也立下了自己的威信。

向周镇海投过去赞赏的目光,自己还只是说了大致的计划,周镇海就想到了对策,这个人也不简单啊。

想着,蔡忠良微笑着接过话题道:“不错。我的意思也是这样,一方面,我们学校内部统一思想,体育部这边,一定要组织好各方面的工作。按照大运会的开设项目。除去那些什么体操跳水等技巧性强,危险性大的项目以外,其他项目我们要争取有人参加。校队方面也要组织好,具体的经费,到时候我会帮你们申请下来。另外,姚远、镇海你们几个,代表我们学校和白沙市其他几个大学的学生会联系,先把省城的大学都统一起来。这样,即便是全省参与,至少场地就不是问题了。我这边,会和学工处进行汇报,争取让学校出面,联络其他兄弟学校。”

说到最后,蔡忠良的脸上闪现过一丝强大的自信,颇为有些斩钉切铁的气势道:“我相信,有学校出面策划和组织,钱不是问题。场地不是问题。一切都不是问题。”

说这番话,蔡忠良自然是有自己的自信的,国家之所以让专业级的运动员参与大运会,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国内体育基础过于薄弱。竞技体育都是体制计划。后备人才少。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真要全部从大学生之中选拔。送出去参赛,那只有一个结果,丢人。这和国家努力在国际上争取大国形象是不相符合的。

至于自己这边,蔡忠良根本不担心学校不同意,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很大,不是自己一个学生就可以独享的,国内第一家开展和发起大学校际之间体育运动比赛,一方面对促进大学生体育运动是一个好事。如果效果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