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设点了点头,随即对着旁边的王任初吩咐道:“老王,如今是关键时刻,车子都跟在后面。吩咐周镇雄那边。一定不能出篓子。”

国务院检查组和省委的一行领导在检查了整个宜阳市区的情况之后,在宜阳地委听取了宜阳地区关于撤区建市之后的一些安排。

如今整个宜阳地区,下辖宜阳县、竹乡、琼湖市、上梅、水南等四县一市,另下辖北州、通湖、千山等三个农场。

撤区建市之后,宜阳地区改为宜阳市。另外,原来的宜阳县分割成两个部分,以宜河为界,北面原来宜阳地区的老城区划为宜北区、南面为宜南区。其他县市和农场的行政规划不变。

国务院检查组离开之后,不到十天,国务院正式下文,撤销宜阳地区的地区级行政区。正式成立新的地级市宜阳市。

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王长林再次光临宜阳市。新的牌匾早已经准备好了。王长林亲自为宜阳市委的揭幕。

宜阳市委礼堂。

此刻,整个宜阳市科级以上干部正襟危坐,主席台上,王长林坐在正中间的位子上,左右是宜阳地区原地委书记罗建设和行署专员王任初。

王长林环视了一下四周,威严的表情让台下一片肃静:“下面,我宣布省委决议。宜阳地区,撤区建市,原有党委政府领导职务不变。罗建设同志,担任宜阳市委委员、常委、书记;王任初同志担任宜阳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并提名王任初同志代理宜阳市人民政府市长。我相信,宜阳市的干部和人大代表们的觉悟是有的。在第一届市人大特别会议上,我相信,代表们一定会尊重宜阳四百万人民群众的选择。为宜阳市选择一位出色的市长。”

王长林这话有些敲山震虎的意思。事实上,省委已经作出了正式决定了。只是,碍于程序,不能直接任命王任初担任市长而已。现在,这么说,只是警告一下别有用心的一些人。王任初作为省委提名的第一届宜阳市市长,必须选上,也必定要选上,否则,省委的怒火这不是哪个人可以承受的。

随着宜阳市撤区建市工作的尘埃落定。整个宜阳市又恢复到了正常的轨道。不同的是,原来的宜阳县被划分成了两个县级区。宜阳领导们的称呼头衔发生了变化而已。

……

“老领导,我搞一言堂也是没有办法啊。上梅县那种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啊。喻登高这个人。保守意识强烈。根本不懂什么。他的底细,您可能比我更清楚,不是我周光耀看不起他。喻登高这样的人,也就配去教个小学。您说。担任一县之长,这不是耽误整个上梅县的发展么?”

宜阳市委副书记向世荣的家里,坐在沙发上的周光耀向老领导正在诉苦。

周光耀是向世荣的嫡系部下。当年,向世荣在宜阳县的时候一步步提拔上来的人。

看着老部下的样子,向世荣有些无奈,这个事情,还真不好说是谁的责任。真要批评过头了,自己手下的人心就散了。沉吟了一下,这才道:“光耀啊,你是跟了我最久的。不是说你做得不好。只是,有些事情,你要注意方式方法。另外,你自己的个人生活作风也要有一个原则,要把握一个度。知道了么?上梅县的乱子,你好自为之,市里的态度很明确,一切以稳定为主,真要闹到不可开交的时候。不但喻登高倒霉,你自己也会倒霉。”

和周光耀在向世荣家里一样,喻登高此刻也坐在了王任初的家里。这次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喻登高自然也上来了。

看着王任初闭目养神的样子,喻登高显得有些战战兢兢。半晌之后,这才道:“市长,我……”

不等喻登高把话说完,王任初突然睁开眼睛,摆了摆手道:“好了,小喻啊。多话就不要说了,你是我一手提拔上来,可以说,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凭心而论,你的能力,却是是欠缺了一点。相比周光耀,你远不是他的对手啊。”

一句话,让喻登高的脑袋也垂了下来,王任初的话没有半点的夸张。能力上,自己和周光耀相比,却是差了许多。否则,自己也不可能被周光耀逼迫成这个样子了。

“市长,我知道。我喻登高能够有今天,这一切都是您给我的。他周光耀怎么和我争我都忍了。可是,周光耀实在是太嚣张了。上梅县要是让他掌握了。那您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我吃点亏,受点气没什么。可是,您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喻登高本事没有,可拼了身上这一顶乌纱帽。我也要给您争口气。”这番话,喻登高说得可以说是慷慨激昂。无比的严肃。

看着喻登高的样子,王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