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进城 (第1/2页)

《妈宝男的妈重生八十年代》最快更新 [aishu55.cc]

饭后,赵秋暖烧了一大锅水,准备洗个澡为明天进城做准备。

农家人没那爱干净的习惯,平常也就洗脚洗脸就得了。这还是跟儿媳妇学的,说出门见人最要紧的就是得体体面,衣着是一方面,更重要是看着干净利索。

虽然赵秋暖认可这个理,但是儿媳妇当时那个说话就是说她邋遢不讲卫生,她也不待见这矫情毛病。

可这回到年轻时,比她儿媳妇的年纪还小一点,看着灰头土脸的自己心里膈应。还是遵从本心,从头到脚洗得干干净净。

洗完澡,赵秋暖收拾明天的衣服。她最好的衣服是结婚时候新布做的,一身红布做的短衫。可惜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颜色不鲜亮了。更何况红色太扎眼了些。

思来想去,她还是选了一个蓝色的长袖上衣,胜在补丁稍微少点,配的是黑色长裤,千层底布鞋。收拾了不少东西,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都放到床边备好,赵秋暖这才合眼。

天光熹微,微微开始发白的时候她就醒了。起身去厨房把饭做好,三两口吃了个囫囵饱便背着竹编背篓出门了。

从他们村到镇上有八里路,脚步快也得走一个来小时。去县城的路还得现打听才行,赵秋暖心里没底步伐越加快了。

到镇上的时候鲜少有商铺开门,路边也就只有早点铺子在营业,赵秋暖走过去一问路线。

那老板也是个热心肠,估计是见多了问路的人,仔细地告诉她有去县上的公交车,2毛一趟,是县运输公司的正经车。“妹子,你放十万个心,公家的车不会把你拐了的。”

赵秋暖点点头,在后世她经常用老年卡坐公交车买菜,早就没有这番顾忌。不过她依然感谢老板的嘱咐,要是她兜里有钱,怎么也得买点东西感谢下老板,但是她这兜比脸都干净,只能连声道谢。

令她没想到的是,原来早在1988年就已经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上辈子的她想都不敢想。年轻的时候总听说哪家媳妇闺女独自出门在路上被拐到更穷的村里,她害怕的要命。也因为这个原因,直到儿子去城里读书前,她最远也就和村里的人结伴去到镇上。

于是,在她最年轻的时候,还有冲劲的时候,彻底成了村里的老土鳖,早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交车等的时间有点久,越来越多的人围在路边等着车来。她和一个看着面善的大娘搭上话,得知公交车的是从县城开过来的,一天就两趟,最后一趟是下午三点就从县城出发的班车,要是回来一定得抓紧时间。

她本来打算去看看现在有没有人才市场之类的地方找工作,可是找地方就费时间找工作更是费时间,现在住在外面可是要花大钱的,她手里这点钱已经是全部积蓄,经不起折腾。

那就换个主意,先找个地方摆摊把东西卖了再做打算。

县运输公司的公交车是老式的客运车,座位不多,后面上的人就只能站着。赵秋暖抢了个早,寻摸好地方还能放下背篓正正好。

从镇上去县里大概要40里地,加上走的盘山路,这个时候车速还不快,慢慢悠悠晃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到县城。

一下车她就心凉了,这年头想着卖农货的人真是海了去!

都说这年头造导弹不如去卖茶叶蛋,个体经营的商机人人都知道。这汽车站路边到处都是摆摊的,往外走大马路上挤得满满当当。比起他们她没有资源,家也离得远,天天卖山货不是个办法。就是卖小吃生意也得要本钱,于是第一步想着稳扎稳打,找个工作再说。

她们这里是山区,县城就围绕在山下和江边稀缺的平地上,特殊的地势也让整个县城主城区就两条主街就走完了。往西边去是现在最令人艳羡的国营厂子,水泥厂纺织厂机械厂都在那边。

赵秋暖想到县城找个工作就打定主意去国营厂子那边摆摊儿,顺便找找活计。她没敢在主干道大路边摆摊,担心现在有混混或者城管把她铺子掀了。转了好几条街,找到一个不大的家属院,满院子拢共也就五六栋楼,给门口看门大爷送了俩鸡蛋,好声好气和人家商量在这里卖点东西。

大爷瞅了一眼她背篓的东西,眼见没多少就挥挥手让她摆摊了。

赵秋暖一边收拾一边打量着往来的人群,她现在肯定是找不了国营厂子的正经工作。但是谁家饭店缺个伙计,哪片儿干个保洁或者保姆的哪怕是临时工,她都能行。

怎么找工作她心里还是有小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