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页)

够灵活地配合着发挥它应有的效能,我们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的。”

文武结合的战法是成功的。

十六字战法抗日时期,陈锡联旅长在刘师长指挥下血战经年,深知克敌制胜的要领,此次战役中,他提出以“迂回包围、穿插分割,中心开花、各个击破”的战斗手段来实现师首长的决心。

因此,三八五旅的兵力部署把敌人分割成了三大段,七六九团居中,以主要兵力打开公司窑,并以部分兵力攻打申庄。

十三团居西,负责攻打毛村、黑山,首先争取瓦解秦庄伪军,同时要担负阻击公司窑的敌人。

东面,由十四团攻打三王村,并准备阻击邢台方向增援的敌人。

这个周密的部署,令进行“中心开花”的七六九团免除了后顾之忧。

刘伯承反复告诫各级指挥员:“我们打仗是一件胆大心细的工作,对于敌情要不断地侦察、研究和判断。”

战前陈锡联亲自带领参谋贾本维等,打扮成老百姓,到靠近敌人据点的刘石岗一带进行实地侦察,并对原方案再做进一步的改善;然后他又带了各团团长和几位突击营营长到实地明确任务,组织好协同。

于是“中心开花”的部署为团、营指挥员切实掌握。

战前的侦察活动是在敌人心窝里进行的。

七六九团侦察员罗占华,在公司窑附近村庄的崔姓抗日积极分子帮助下,打扮成商人,混进了公司窑,把伪军高德林的司令部、兵工厂、军需库、矿井等主要目标,以及道路、岗哨位置、明碉暗堡、封锁沟墙等情况查得一清二楚。

这份精确的侦察报告,来之不易,罗占华两次遇险,遭到外号“小白脸”的敌巡逻队长的盘问,都被巧妙地应付过去了。

在发起攻击的晚上,二营的干部再次由罗占华带领着提前出发,到申庄看地形,大家都穿乡民便装,而罗占华却特殊打扮:穿了一件黑绸大褂,头戴礼帽,腰里别着“二十响”,活像敌人的便衣探子。

他们绕小道正要走向申庄时,碰上两名真的敌情报人员,张效义营长和罗占华,捉住这两个送上门的“舌头”,从他俩口中套出了有关申庄敌人兵力配备、火力配系、工事构筑等情况。

七六九团完全掌握了两个攻击点的敌情。

31日24时,三发信号弹划破漆黑的天空。

郑国仲团长、鲍先志政委率领七六九团插进了公司窑附近。

十一连赵登陆连长带着突击排,一下子摸到地堡跟前,伪矿警的报警枪响声未落,突击连闪电般地把成捆的手榴弹投向敌炮楼。

乘着硝烟弥漫,八路军健儿们迅猛地冲了进去。

警卫一矿的伪军不是被打死,就是束手就擒当了俘虏,占领一矿仅用了10分钟。

三营副营长张林先,立即又带领十一连、十二连和有“夜老虎”美称的特务连,顺西北大街跑去攻打敌核心堡垒——兵工厂。

吴先宏教导员带领九连、十连猛扑二矿。

关键性的激战开始了。

拥有精良装备的1000多名伪军,据守互相贯通的坚固工事,其中的伪特务营(500多人)和伪军官队(200多人)尤其顽固。

伪特务营长唐大石和他的骨干部队,原是路东的一股土匪,民愤极大。

经过3个多小时的恶战,三营进攻失利。

我特务连指导员欧阳济在带头冲锋时,光荣牺牲。

团政治处主任漆远渥深知这一战斗关系全局,他不顾视力欠佳,曾负伤多处,亲自赶到十一连阵地,要求他们发扬当年烧毁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英勇顽强、泼辣善战的战斗作风。

。 想看书来

论兵新孙吴战例邢沙永(5)

紧接着,又协助赵连长重新组织战斗。

他决定将几个连队的掷弹筒、轻机枪集中起来使用。

忽然,敌人从村西大碉堡里射出一串子弹,击中了漆远渥的胳膊。

可是这位长征老战士不顾剧痛,仍然叮嘱道:“赵连长,掷弹筒一响就冲锋……要为十一连争光……!”在我强大火力的掩护下,赵登陆高呼着:“为漆主任报仇!为十一连争光!冲啊!”他第一个敏捷地登上梯子,翻过围墙;生龙活虎般的战士像一股旋风,跟着连长冲进了兵工厂,消灭了敌人。

懂兵工生产的训练参谋蒲锡文、旅供给处副处长李小五等也及时地进到了厂房,马上确定了必须搬进太行山的机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