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 (第2/4页)

被放倒,又有前赴后继者的压上,后浪不惜于力的推着前浪,把他们都推向土匪的刀尖上,导致死伤更多,可以说,挤在前面的玩家死的那叫一个冤,他们打不过啊,打不过却没了退路,是硬被后面的玩家推向前送死的。

好吧,死了几千数的玩家,疯狂的众玩家们最终还是把村子里的千数土匪打的没了脾气,眼看就要把这群土匪消灭怠尽。

就这时,靠着村庄的山顶吹响了号角,撤退的号角声。

于是那个小首领带着剩余的几百土匪开始往山上撤。

他们一撤,系统的三级黄色警报解除了,只要把土匪赶出村庄,警报就自动解除了。

可玩家们哪肯罢休,只因这些土匪的装备暴率比怪物高出不少,特别是上了头目级别的土匪,那暴率简直就到达了百分之50,两只头目怎么也能出一件装备。

所以玩家们疯了,追着那数百穷寇土匪杀,忘记了穷寇莫追这句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什么个情况呢?土匪是什么人?常年打家劫舍,爬山的工夫可是没得说,逃的那叫一个快。

这些年这批土匪隐匿了起来,可看家的本领都还在,而且这拨土匪的数量在这些年隐匿的情况下壮大不少,这是很正常的,艰苦年代最适合土匪的发展,人要是活不下去了,不当土匪当什么?

等土匪们爬过了这坐山,玩家们还紧追不舍,誓要一鼓作气杀到他们的老窝暴装备。

当时的地形怎么形容呢?

用a来形容那座挨着边沿小村的山,用句号(。)来形容村庄。

那么地形是这样的:(a。)

土匪们从村庄,也就是句号后面撤退,往山顶,也就是a的头顶撤退。

然后翻过这个a,再出现一副地图:(a……a。)

前面那个a又是另外一座山叫‘靳山’,后面那个a是村庄倚靠的山叫‘边沿山’,靳山与边沿山之间的连线,是两座山的缓冲地,叫‘枉死地’。

土匪从村庄开始撤退,翻过边沿山,逃到枉死地,再逃回靳山,靳山就是它们的土匪窝点了。

到这时,如果玩家们稍微清醒一点,不再追击,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残局。

这时他们丝毫不知自己等人已经进入土匪的盘踞窝点,踏上了枉死地,而且后浪在推,而前浪冲的更猛,因为作为前浪的那些玩家刚才得了不少好处,杀掉很多被已死玩家留下的残喘土匪,暴到不少装备,于是整个汇合成的大军继续追击,结果前锋大军追到靳山半腰,遭受到猛烈的伏击。

土匪的老窝,盘踞靳山,此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山间还架设了不少工事塔,被土匪选定的落草之地可是一般的山头?

待玩家们冲上靳山时,等候他们的是40级土匪弓箭手。

几百个土匪弓箭手埋伏在山间,守侯在工事塔上,居高临下把玩家们当成靶子射。

40级的弓手攻击自然强悍,几轮箭雨过去,玩家们简直乱了,前面死伤无数。

前面的玩家越死越多,冲不上去,最后就只有撤,甚至说逃。

你说这么多玩家混杂在一起,完全没有统一的指挥,前面一乱,怕死的疯狂往后撤,后面的跟着也就乱了。

就这时,土匪们从山上开始反冲,势如破竹,一面是爬山,一面是往下冲,实力又有悬殊,你说玩家们的死亡率成何等地步。

如果当时所有玩家有统一的指挥,前面靠刀客,剑士顶住,后面远程职业输出支援,靠着人数的优势抵挡住土匪的反冲,绝对不会这么惨,可这时谁能指挥的了谁?

那些冲到靳山半山腰的玩家如叶子一般被山上冲下来的土匪杀的片甲不留,一直杀到那条缓冲地带,玩家们的死亡率还在上升。

直到后面的队伍不再往前推,全都退到了边沿山上〈靠着边沿村庄的山我们就叫他边沿山!〉土匪这才拉军回营。

这段视频当时有不知多少玩家给录了下来,樊南在论坛那是看得清清楚楚。

这一事件被玩家们视为系统跟土匪串和的一场阴谋。

可横空官方也出面申明了:系统只是急告,让玩家们把土匪赶出村庄,并没有让你们去追击人家,你们是眼馋土匪的装备才造成死亡惨重的。

……

不管怎么说,边沿山与靳山遥遥相望,两山的中间那个缓冲地,成了死亡地,不少玩家冤死这地,所以至此以后被玩家们称为枉死地。

这个枉亡地,成了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