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炮击逐渐停了下来。高海宽立即命令隐蔽在第三道战壕防炮洞内的部队迅速沿着交通沟进入阵地。

看着对面大摇大摆正不紧不慢正队正准备进攻的日军。高海宽命令已经进入阵地的部队,日军不到100米的雷区内,绝对不许开枪。不过他对雷区内被布置成品字状的那一百枚地雷在刚才的炮击中还剩下多少,心里可一点底也没有。

狂妄的河也正雄连尖兵也没有派,便指挥全部部队向东新77师的阻击阵地发起进攻。在他看来现在那里的政阵地应该是空的。

眼看离支那军队的阵地只剩下将近100米了,对面的支那军还是一枪没开。这好象证实了河也正三的判断。于是刚刚还小心翼翼前进的日军变得胆大起来。

拄着军刀刚刚下达了全体进攻的命令的河也正三被突然响起的不知哪个士兵喊的一声地雷和紧接着的爆炸声吓了一跳。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突如其来的密集的机枪火力和迫击炮弹将根本正大摇大摆进攻没有一点防备的日军。撂倒一大片。打头的一个中队当场就损失三分之一。那些反映比较快卧到的日军则更是痛苦的被地雷或是炸飞了脑袋或是当场被炸成了残废。

………【第二十七章淮北阻击战(3)】………

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激怒的河也少佐。第9师团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讽刺。回过神来的他立即命令全大队采取日军在中国常用的三段式突击法。不过他的三段式现在最多也只能叫两段式。他的一个中队还被新77师的火力紧紧的压在前沿动弹不得。高海宽将刘家辉临行前再三叮嘱的火力配备一定要前重后轻,兵力配备要前轻后重的部署发辉的淋漓尽致。战壕里兵力不过一个营,但只重机枪就布置了12挺之多。在加上6门60迫击炮和12个掷弹筒,密集的火力不仅将日军打头的一个中队报销了一多半,还将剩下的日军压的抬不起头来。不过他并没有将已经划分好射击区域的那8门82迫击炮用上,也没有呼叫后边刘家辉特地用4门120毫米重迫击炮组建的一个游动支援炮群的支援。这些天刘家辉在给教导队上课时,他没少拉着张恩华和关志刚去旁听。看到他很是虚心,刘家辉特地还给他开了不少小灶。其实刘家辉的水平也就给那些欲提军官讲讲基础课,你要是真让他去教出一名合格的中高级军官,恐怕累死他也没有那两下子。不过经验丰富的他却可以针对一些战例来分析一些**在各方面的短处,包括各种战术的优缺点。这让高海宽受益极多。他认为在现在重火力处于绝对劣势时,那些炮还是不到关键时候能不动尽量不动。他们一个师的火炮就是加上迫击炮和日军一个师团相比还是太少。况且这些火炮打掉一门少一门,又很难获得补充。毕竟军委会所有的火炮加在一起也没有多少。还不够给那些嫡系精锐部队装备的。他们这支刚刚成军的新编师是不会在优先考虑之列的。

河也少佐虽然被激怒,但他也从阻击他的支那军队的火力听了出来。这些支那军队虽然轻重机枪比较多但没有重火力甚至没有口径大一点的迫击炮。而且人数也不会超过一个营。所以他才会更加愤怒。要是他一个大队的兵力连一个只配备轻武器的支那军队一个营防守的阵地都突不破,那他会成为第9师团登陆支那以来的最大笑柄。

有些失去理智的河也少佐命令全大队在刚刚上岸的两门大队炮小队的92式步兵炮的支援下不顾伤亡立即发起全线进攻。他这边张牙舞爪的挥舞着指挥刀,拼命的督促进攻却没想到对面的新77师的两个狙击手早就盯上他了。芬兰的军火是在出发的头两天才到的。已经没有时间的刘家辉也只能在路上对他们进行一下训练。也就是训练一下这些所谓的狙击手初步的掌握一下瞄准镜的使用。不过好在这些狙击手都是从老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在浙北招的猎户。本身枪法就极好。至于到189团的这两个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二位原来都是原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退到关内后被少帅收编的。参加义勇军之前说白了就是胡子也就是关内说的土匪。他们你让他打死靶可能一枪也打不中,但从小就在东北深山老林里长大的他们打起活物时可枪枪咬肉。这些本事可都是用东北长白山中的老虎黑熊野猪练出来的。再加上芬兰的狙击步枪都是用的仿造的苏式步枪。而原形枪就是这些人极为熟悉被其称为水连珠步枪的莫辛纳干步枪。这种枪虽然比较笨重但近两米长的枪身也使得精度极佳射程极大,就是与日军使用的38式步枪相比也略占优势。在加上芬兰人极为精细的做工和德国蔡司瞄准镜极为优秀的性能,使得这些虽然是仅仅经过初步训练的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